中国古代史—明清政治2节1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古贵族噶尔丹 沙俄 三藩 郑 加强民族团结 ⑴尊孔崇儒,缓和和汉族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孔庙跪叩,万世师表,开科取士 ⑵多伦会盟,蒙古族臣服 ⑶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 一评康熙帝: 康熙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在位期间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⑴、平三藩,扫割据 ⑵、收台湾,固海防 ⑶、抗沙俄,定边疆 ⑷、征蒙古,平叛乱 二评康熙帝: 康熙帝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措施: 政治: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经济:强调农本,减轻农民负担。 文化:积极倡导儒家传统文化;兴文字狱。 ⑴、加强专制,有利政局稳定,但易造成决策失误。 ⑵、有利农业发展,但影响工商业的进步。 ⑶、有利传统文化的传播,但文字狱阻碍了社会进步。 三评康熙帝: 1651:英颁布《航海条例》 1677:中国设立南书房(皇帝严密控制的核心机要机构) 1686:全国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控制对外贸易 1688:英国光荣革命 1689: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694:英格兰银行成立 1698:伦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政治:民主(英)——专制(中)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英)——自然经济(中) 康乾盛世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趋势。 总结明清政治 明 变化一:裁撤中书省 废丞相, 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变化二:内阁---设立过程及性质 清 继承:仿明制度,设内阁六部 三分权力 变化:雍正帝 军机处 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人物:康熙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作为作用 chù zhì 黜陟 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明太祖朱元璋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内容是为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後世子孙的训戒。初名《祖训录》。始纂於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朱元璋为之作序。命礼部刊印成书。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并将首章的《箴戒》改称《祖训首章 明初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基本上仍然是沿袭起义时期的组织体系。在中央朝廷,设置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等三大机关系统,保留了三大府分理行政、军事、监察事务的制度。三大府在主管工作范围内拥有较独立的职权,其中尤以中书省的权力最重,它直接领导从原来的钱谷、礼仪、刑名、营造四部发展而来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及其他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部门,“总揽政事”。都督府也掌有较集中的军事指挥权。在地方上,也保留了设立行中书省、行都督府、提刑按察司,而由行中书省统一指挥全省军政监察司法事务的办法,权力也较集中。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391件事,即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判断宰相的标准在于是否拥有宰相权力,宰相权力主要有两项: 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即对皇帝的最高决策进行参与谋议。一般地说,皇朝的最高决策是宰相谋议,皇帝决断的结果。 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即总领皇朝最高决策贯彻执行的权力。宰相运用他所统辖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其隶属的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对皇朝最高决策组织实施 兵部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但无调兵之权 清初由八旗旗主即八大贝勒(亦称八王)“共治国政”,后又设八大臣以辅佐之,称议政大臣,与八旗旗主一起议政。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凌驾内阁、六部至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 翻译成通俗一些的说法,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专制者以天下为其私产,并且密张法网以守此禁脔,所以原本旨在建立社会秩序和规范的法律文化,其高度发达和强化的结果,反倒是使自身难以逃遁地沦为社会混乱和灾难的渊薮。法律的这种悖论就名之曰“非法之法”。 参考答案: (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 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颠倒;其他制度。(0分) 8226;三公九卿制 8226;丞相(中朝) 34.(2)答案1: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4分) 8226;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 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 8226;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 其他答案。(0分) ? 中央地方矛盾 前明旧将与清廷矛盾 (二)清朝政治: 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1、清初: 2、康熙帝: 3、雍正帝: 清政治 继承:仿明制度,设内阁六部 ,三分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