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早白垩世彩丘中古土壤的判别类型和序列特征-第四纪研究.pdf

甘肃张掖早白垩世彩丘中古土壤的判别类型和序列特征-第四纪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9卷 第 2期 第 四 纪 研 究 Vol.39, No.2  2019年 3月 QUATERNARY SCIENCES March,2019 - 毛学刚,刘秀铭,RetallackGregory,等.甘肃张掖早白垩世彩丘中古土壤的判别、类型和序列特征[J].第四纪研究,2019,39(2):429437. MaoXuegang,LiuXiuming,RetallackGregory,etal.Paleosolrecognition,pedotypesandpaleosoldevelopmentsequencesinZhangyecolorfulhills, - GansuProvince[J].QuaternarySciences,2019,39(2):429437. - - -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9.02.15 文章编号2019)0242909 甘肃张掖早白垩世彩丘中古土壤的 判别、类型和序列特征 1,2,3 1,4 3 5 5 毛学刚 ,刘秀铭 ,GregoryRetallack,师永辉 ,陈金牛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 - 福州 350007;3.DepartmentofEarthScience,UniversityofOregon,Eugene,Oregon,USA974031272;4.DepartmentofEnvironmentand       G eography,MacquarieUniversity,SydneyNSW2109,Australia;5.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古土壤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然而古土壤受后期地质作用影响常不易被正确地识别。甘肃张 掖彩丘是白垩纪早期发育的彩色地层,目前详细的地层序列尚未建立。张掖彩丘表现为红色、黄色、灰色、紫色 等多种颜色交替变化,通常被认为是河湖相沉积或洪积相沉积,然而野外考察发现大量的古土壤特征。野外观察 识别古土壤主要从根迹、土壤结构和土壤发生层等方面,主要表现为红色根迹或青灰色晕状根迹,半干旱环境下 形成的钙质淀积层,土壤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形成的粘土滑擦面,土壤发生层之间的过渡边界。本文通过对张掖彩 丘地层的系统考察,建立了较为详细的厚760m的地层序列,根据古土壤的发育特征,识别出 14种不同类型的古 土壤,整个彩丘地层共计 156个古土壤剖面,是独特的古土壤序列。14种古土壤类型与现代土壤类型对照,并与 国际土壤分类对比,类比的现代土壤类型主要出现在南亚的亚热带或热带气候条件,说明白垩纪早期比现在更为 温暖。根据古土壤发育程度序列,结合古土壤特征和地层特点,将古气候变化分成 4个阶段,依次是湿润(0~ 268m)、半干旱(268~550m)、湿润(550~740m)、干旱(740~760m)阶段。张掖彩丘古土壤的系统识别和发育 程度序列的建立为进一步古气候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张掖彩丘;古土壤;根迹;早白垩世 中图分类号:P53453,S151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纪以前的古土壤判别增加了困难[6~7]。然而, 0 引言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