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历程
shengminglicheng
王重民学术生平
王重民 1903 年出生于河北高阳县
西良淀村一个务农的大家庭,因在家中
排行第三,故字有三。他的父亲是乡村
塾师,自修中医,在村中行医。王重民
先生最初读书识字的老师就是他的父
亲。在读书时非常仰慕刚直不阿,不畏
权势的古人,也因此铸就了他在学术和
做人上始终如一的追求。1922 年,王重
民先生在保定因从事进步活动被通缉,
重回北京,他自名重民,考上北京高等
师范学校。当时,他生活条件非常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便在杂志上撰写文
章,以微薄的稿酬加上一个兼职编辑的薪金维持自己的求学费用。在求学期间,因他学习刻
苦努力,家境又很困难,得到了当时给他们讲目录学的北海图书馆(后并入北平图书馆)馆
长袁同礼先生的同情,便介绍他业余时间到图书馆去工作,由此王重民先生踏上了研究目录
学的道路。在校读书期间,他曾经从陈垣、杨树达、高步瀛、黎锦熙、钱玄同等先生受业,
并得到大师们的赏识。于是,如同鲸之吸水般,巨饮狂吞,学识日益广博。
1925 年,在黎锦熙先生的提示下,用四个月时间编写了《国学论文索引》,又经过三年
的增补,于 1928 年印行出版。成为当时研究国学重要的工具书。由此,国内学者知道了索
引对科研的重要意义。
求学、工作的同时,王重民开始了对目录学的研究。他虚心向陈垣、杨树达、傅增湘
以及藏书丰富的藏书家请教,开始编《老子考》,与前人的做法不同的是,他著录了有关老
子的著作近五百种,对书的存藏情况一一做了记录。
1927 年王重民先生开始整理杨守敬观海堂遗书,还将《日本访书志》中未收的群书题
跋集录出来,辑成《日本访书志补》。还辑录了《史略校勘札记》。这段时期,他还在故宫博
物院,开始编写《四库抽毁书提要》。一个在校的学生,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撰写多篇
论文,并帮助梁启超编写《图书大辞典》。其勤奋好学是无与伦比的,这一时期的学习和历
练是以后王重民先生成为一个涉足多个领域成为专家的基础。
1928 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成立后,王重民先生在北海图书馆的工作,移居北海庆宵楼,
他充分利用条件,夜以继日地学习和工作,经常翻阅古籍至深夜。
1929 年,王重民先生师大毕业,曾经到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任国文系主任,在一个星
期中,他三天在保定,三天到北平图书馆。因过于奔波,他舍弃了河北大学,专门到北平图
书馆工作。此时,黎锦熙、钱玄同等先生领导下成立了“大辞典编辑处”,开始在从事编辑
字典及词典的工作。王重民先生接受委托担任了重修《小学考》的工作,并开始了编纂《续
修小学考》一百卷的工作。《谢氏小学考校勘记》五卷,《增辑小学考简目》十卷,《清人文
集札记中文字说总索引》十二卷,《清人字说选录》第一辑五卷。这些文稿因当时还想继续
修补,没有能发表。
这一年,北平图书馆迁至中南海居仁堂,王重民先生与在师大共同读书的孙楷第一同
从事诸子校勘训诂之学。王先生辑校《列子》,孙先生撮录刘子《新论》。这一年他们共同编
写的《西苑丛书》出版。
同在这年,王重民先生又和刘盼遂、傅振伦、谢国桢等一起成立《学文》杂志社,编
辑《学文》期刊,当时被称为“北学派”。
1930 年,由于在北平图书馆编目工作出色,又常常在《北平图书馆馆刊》上发表目录
学论著,被任命为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兼索引组组长。
他拟编《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留意清人文集的编纂,先编出《越缦堂文集》十二
卷出版,后来又编有《杏花香雪斋诗》二集十卷及《越缦堂文集补遗》若干卷。可惜后面两
种稿本已经不存。
此外他辑录有关清代人掠美的著作若干种,拟编为《清代掠美集》,但未及出版,就以
经亡佚。只在《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上发表了《清代掠美集发题》一文。
1931 年,北平图书馆迁至文津街,而索引组仍留在居仁堂,并开始编《清代篇目分类
索引》。1932年撰写出了《清代两个辑佚书家评传》,还打算编《辑佚书目》,为辑佚书做一
次总结,因还想继续增补,没有立即出版,后来丢失。
他非常留意清代学者集外集的编辑,辑《孙渊如外集》五卷、《陈奂集》、《陈仲鱼集》
等,但仅《孙渊如外集》于第二年出版,其他两种都已经遗失。索引组还编了《石刻题跋索
引》、《清耆献类徵索引》、《碑传集、续集、集补索引》、《国朝先正事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