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春》与《半生缘》之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八春》与《半生缘》之比较 09对外汉语2班 沈妍 090505021113 摘要 张爱玲——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出身于阀阅门第,父亲为名门之后,与满清宫廷颇为密切;母亲是李鸿章的外孙女,一个颇具艺术天分和修养的音乐家。她很早就接受了西洋文化,曾受到非常完整的教育。但由于父亲抽鸦片,讨姨太太,母亲愤而离家出走,其早年的生活并不愉快,故其创作多带有悲剧色彩。张爱玲以其洗尽铅华的文字与细致独到的观察力令作品具有经典的特质,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其中较富盛名的是90年代香港第一流导演许鞍华所拍摄的电影《半生缘》。比起张爱玲的琐碎,她的电影语言很俭省。这部电影上映后毁誉参半,但在我看来,既能不受原著的约束,又尽可能保留了《十八春》前半部里特殊的灰仆仆的温吞韵味,已经很不容易了。相比原著《十八春》,经过修改后的小说《半生缘》流传更广。很多人更是将两部小说直接划上等号,但其实在仔细阅读和比较之后,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本文试将通过结合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作家张爱玲本人的生活经历,对两个文本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比较,从张爱玲两次婚姻影响下的爱情观这一角度,分析导致两者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十八春 半生缘 比较 爱情观 张爱玲 一、《十八春》与《半生缘》的面世 1950年张爱玲以梁京为笔名在上海的《亦报》发表长篇小说《十八春》,受到读者强热反应。1955年,张爱玲由港赴美,次年与美国作家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病逝。1968年,张爱玲对《十八春》进行再创作并改名为《半生缘》在台湾《皇冠》杂志连载,次年出单行本。由于两岸文化缺少交流,中国大陆鲜有知道《半生缘》的读者,直到1986年,《半生缘》由广州花城出版社翻印出版,《半生缘》才日渐为大陆读者认识。 二、《十八春》与《半生缘》文本比较 《十八春》写的是顾曼桢与沈世钧这对青年男女相识相恋水到渠成的爱情故事。因为曼桢的姐姐曼璐与姐夫鸿才强盗式的介入,恋人间一时的赌气成了劳燕分飞的导火线。十八年后,二人久别重逢,上海还是那个上海,人已不是当年那对情投意合的恋人了。最后,在大时代的召唤下,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东北开始新生活。读过两本小说的人都能发现,《十八春》与《半生缘》最显著的差异无疑是结局的变动。《十八春》一共十八章,人物离离合合了十八个春天,最后为贡献国家在中国东北大团圆,男女主角们各有所配;《半生缘》结束于原叙述的第十七章,故事只渡过了十四个年头,结束的时候,主要人物更是纠缠在重新书写的两个平行交错、儿女私情徘徊于不伦与不忠边缘的藕断丝连调情场景之中。“十八”不足,缘也未圆,叫做“半生”是贴切不过了。短短的四年之差,把曼桢与世钧的相遇从解放后提前到战后,男女主人公在大时代的感召下齐赴东北的热闹场面也顺理成章地在《半生缘》里消失了。然而,从十八章的《十八春》到十七章的《半生缘》,并不是简单地把最后一章删除,从十二章祝鸿才在曼璐设计下强暴曼桢开始,改动慢慢渗进每一个章节。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对《十八春》作了重要的前前后后细节的更动。如有论者认为:“对于曼桢被祝鸿才强奸的性暴力场景的描写,也像免除了某种禁忌而发放开来了。”《十八春》第十二章,对鸿才强暴曼桢的过程并没有直接描写,除了对鸿才受伤的肖像描写外,只用鸿才一句话轻轻带过:“他直到现在还有几分惊愕,再三说:‘真没看见过这样的女人。会咬人的!简直像野兽一样!’他却没想到这‘兽性’的形容词通常是应用在他这一方面的。”到了《半生缘》,就加了一段描述强暴的过程:“他直到现在还有几分惊愕,再三说:‘真没看见过这样的女人。会咬人的!’他被她拖着从床上滚下来,一跤掼得不轻,差点压不住,让她跑了,只觉得鼻尖底下一阵子热,鼻血涔涔的流下来。被她狂叫得心慌意乱,自己也被她咬得叫出声来,结果还是发狠一把揪住她头发,把一颗头在地板上下发狠劲磕了几下,才把她砸昏了过去。当时在黑暗中也不知道她可是死了,死了也要了他这翻心愿。事后开了灯一看,还有口气,乘着还没醒过来,抱上床去脱光了衣服,像个艳尸似的,这回让他玩了个够,恨不得死在她身上,料想是最初也是最后的一夜。” 从《十八春》“简直像野兽一样!”调侃式的反讽到《半生缘》对暴力场景的描写实际上是作家艺术追求上的再探索。把死命反抗的曼桢砸晕然后施暴,这个过程无疑把祝鸿才残暴的兽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从生理上为曼桢怀孕产子埋下伏笔。曼桢的刚烈也在这段描写中表露无遗,令人痛惜。 从某些层面来看,《十八春》和《半生缘》可说是两部截然不同的小说。但与其说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对结局的处理,不如说《半生缘》和《十八春》相对,是两种全然不一样的历史意识的生成,不同的结局处理只是不同的历史意识的效应。作为两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