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2章 IEEE 802. lip标准
2.1概述
2004年,IEEE成立了 802. lip工作组,在著名的IEEE 802. 1丨a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制定
IEEE 802. 11 在 MAVE (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车辆环境下无线接入)的
版本,并于2010年发布了 IEEE 802. lip标准,该标准对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PHY)和
介质访问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MA )子层两个部分进行了标准化。该通信标准拥有
300 m的单跳覆盖范围和3 ~27 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还针对车辆通信环境从热点切
换、移动性支持、通信安全等方面对传统标准进行了优化。
相对于传统的EEE 802. 11a标准,:IEEE 802. lip标准在物理层方面同样采用了正交频
分复用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只是为了适应车辆通丨g 环
境中较高的时延扩展而加大了符号周期和保护间隔 (802. 11a标准的两倍) 。在MAC子层方
面,IEEE 802. lip标准同样采用了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与碰撞避免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
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CSMA/CA) 机制, 同时在服务质量方面引人了 IEEE 802. lie
标准中的多信道机制,以期为交通安全类应用提供低延迟的传输保障。
IEEE 802. lip标准从面世至今仍未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目前市面上也只有少
量的商业原型样机产品问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该标准本身尚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
可靠性不理想、数据包碰撞严重等),还不能完全适应传播环境和网络拓扑快速时变的交通
环境;另ー方面,其商业模式不清晰及推广困难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大規模应用。本章后续部
分将详述IEEE 802. lip标准物理层的技术细节并对MA 子层做简单介绍。
2.2物理介质 关联子层
物理介质关联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MD)子层用于定义和表述在物理介质上
进行单个比特的传输和接收方面的技术细节。本节主要描述OFDM物理层可以提供的PMD
服务,物理层会聚协议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PLCP)子层的功能将基于这
些服务来实现。图2-1描述了 PMD子层与整个OFDM物理层之间的关系。
PLCP 子层
物理层
物理层 H 服务访问点 h 站点管理
管理层
PMD 子层
图2-1 PMD层参考模型[ 1]
第2章| 43
车联网权威指南:
标准 、技术及应用
OFDM物理层的PMD子层向PLCP子层提供将数据流发送至传输媒质和从传输媒介接
收数据流的方法。通过服务访问点,PLCP采用服务原语同PMD子层交换信息,这些信息
包括发送/接收信号参数、数据流、定时信息等,其服务原语可以分为两类:对等层交互原
语和层间交互原语。前者主要用于PLCP対等层之间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交換,后者用于本地
子层之间的交互。PMD子层支持的基本服务原语如表2-1所示,下面对各原语的详细作用
及所携带的参数进行分析。
表2-1 PMD服务 原语[1]
服务原语 请求 指示 层间原语 对等层原语
PMD—DATA 支持 支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