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政策研究
第一许概 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Ji -U .I.,
我国醇醚燃料产业是在国内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条件下兴起的。国内石
油资源不足与煤炭供给的相对充裕,以及清洁燃料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等因素,促进了
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目前,醇醚燃料作为替代燃料推广尚处于初始阶段,不仅需要先进的
技术手段,同时还需要相关的产业政策指导和扶持。
结合全国甲醇汽油推广状况来看,目前,虽然有26个省份在不同程度地推广应用甲醇
汽油或f醇燃料,出台的标准多达20多套,某些地区也出台了甲醇汽油规范性管理政策,
如销售$醇汽油的让利政策。但是,从一个新兴产业发展的历程需要来看,需要更多的是相
关优惠性政策,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乙醇汽油的发展就是有力的佐证。截至目前,就发
展醇醚燃料来看,国家、地方还没有正式的扶持性优惠政策,而在某些地区甚至还存在重复
性征税及限制性政策,加之人为性的歧见,严重地阻碍了甲醇汽油的推广应用,本章结合天
然气燃料、乙醇汽油发展所得到的政策性支持,分析提出发展甲醇汽油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
条件,以利于甲醇燃料产业的快速形成。
国家中长期节能专项规划提出今后要加快醇类燃料推广力度,并鼓励醇醚燃料汽车的发
展。在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的情况下,为完成国家发改委节油代油的目标,推进醇醚燃
料与醇醚燃料汽车的产业化已成为国家政策导向的一个重要方面。
•、醚类燃料
醚类燃料主要是指二甲醚。二甲醚 (DME)是目前国际上被普遍看好的超清洁燃料,
它能够实现髙效、超低排放和柔和压缩燃烧,具有和原柴油机相同或略髙的动力性和经济
性,能够基本消除柴油机的排烟。随着专用燃油喷射和燃烧系统的发展,柴油机NOx排放
可望降低到所期望的最低法规要求,噪声可降低10 ~15dB,达到汽油机的水平。燃用二甲
醚/柴油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经济性有所改善;与原机相比,炭烟下降约30%, NO*排放
平均降低约40%。因此,二甲醚是优良的柴油机替代燃料。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二甲醚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发改办工
业[2006] 1404号)指出:“发展二甲醚等煤基醇醚燃料有利于迅速缓解石油供应短缺矛
盾,是近期替代工作的重点”。“在当前我国能源供求形势下,二甲醚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27
醇醚燃料与汽车应用技术
的替代能源产品,是适合于我国能源结构的替代燃料。”财政部、税务总局于2008年6月
30日宣布,为促进二甲醚的推广使用,自2008年7月1日起二甲醚的增值税税率按13%征
收,下调4个百分点。目前国内享受13%增值税的产品主要为采掘业生产的初级产品以及
能源类的初级产品石油和天然气。二甲醚享受能源初级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待遇,说明国家对
二甲醚作为柴油机替代燃料非常重视。综合以上分析,国家已经从产业政策、财政税收等方
面支持发展车用二甲醚燃料。
二、醇类燃料
甲醇汽油是甲醇燃料的主要形式,受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在国外开始应用于20世
纪70年代。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先后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
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德国推出了甲醇汽车;美国重点开发
M85 (汽油中甲醇体积分数85%)、M 100 (1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