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纳小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①三低四高,相间分布 ②六个风带(注意风向) ③气压带的成因: 热力原因:赤道低压、极地高压 动力原因: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 ④各气压带、风带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多雨: 少雨: 赤道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方向: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以亚洲地形为例,观察地球表面是否均匀? 高压 低压 600N 300N 冷 热 冬季 夏季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使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极地低压 低压 高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30°附近原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因陆地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陆地表面形成低气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副热带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使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一 月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七 月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60?N 30°N 亚 欧 大 陆 洋 大 西 洋 太 平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夏威夷 高压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位置 影响气压分布的因素 时间 被切断的气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北半球 1月 7月 南半球 气压带基本上呈 状,因为 面积占绝对优势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冷高压 热低压 保留副极地低压带 保留副热带高压带 带 海洋 2、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温暖湿润。 2、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 东亚季风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形成森林景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也生机勃勃。 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多少和雨期长短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由东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南地区,由于高温多雨,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一年2-3熟。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降水较少,以旱地农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是谷子、高梁、大豆、土豆等。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形成原因: 不同纬度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1、大气环流的概念: 3、意义: 输送和交换热量,促进了地球上的水热平衡,影响天气和气候。 南极 北极 ---单圈环流 赤道 赤道 探究活动:P33 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均一,结果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的热力环流?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理想状态下的地球表面的“单圈环流” 现实中,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想一想: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2 4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7 6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1 3 5 8 9 10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结果形成三圈环流。 30?N 30?N高空 赤道高空 赤道 G D D G (指向极地高空) 课堂活动: 你能否根据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声波技术课件资料.ppt VIP
- 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docx VIP
- GB_T 14486-2008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_清晰版.docx VIP
- 高空作业专项施工方案(高).docx VIP
- 优秀儿童绘本《世界为谁存在》.ppt VIP
- 冬季运输车辆安全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巩固).docx VIP
- CF-20TX纸箱成型机说明书【印刷版+如展电机+气缸可选+永创封面+7.9改接线图1】--2019.7.9.pdf VIP
- 模具经理绩效考核KPI.pdf VIP
- 贫血缺铁贫血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