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兵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学习心得体会.docxVIP

杜小兵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学习心得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学习心得体会 陇西县南二十铺九年制学校  杜小兵 让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不仅能播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还能增强孩子的 健康意识,从小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 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通过接触中医文化知识,让每一个孩子从小明白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从小懂得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使全民身体素质从小就强壮起来。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特殊国土上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 新的医学模式和医疗形式,是东西方文化和医学科学技术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相互结合 的典范,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交流融合的必然结果,是我国 医学的一大优势和特色。中西医结合的目的,就是充分运用现代医学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 手段,研究和发展传统中医药学,吸收中西医之精华,丰富和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努力 提高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服务水平。为此陇西县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培训,耹听了 继兴文化研究院继兴岐黄上医健康管理中心李俊宜重建中医思维 汲取生命健康智慧,感受 颇多,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一、天人相应的中医文化大智慧 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重建中华文化智慧思维,父母之年,不可不 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 不知医为不孝。 上医治国  中医治人  下医治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 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 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 防变。 二、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 整体观  阴阳五行  中庸之道  以和为贵  以人为本  天人合一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思维模式 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 藏象学说:五藏六腑  五行:木、火、土、金、水 经络气血:十二经、奇经八脉,子午流注 整体观: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取象比类: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四、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文化的源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 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 阴阳互根: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 阴阳转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病阳治、阳病阴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天降阳,地出阴,阴阳合而生五行 五、五行学说——中国文化的基础 六、阴阳五行与人体的关系 七、藏象学说——中医对人体生命生理的深刻认识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思维的核心思想 藏:一为臓(脏器),二为藏(收藏) 象:一为臓腑形象 二为生理病理表象 为对应自然界之应象 为体现出的精神情志之变象。 经络气血——决定生老病死的无形力量 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 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 ——《黄帝内经·灵枢》 经络气血——决定生老病死的无形力量 八、整体观是中医辨证思维的根本  九、五运六气——天地变化之规律、医门之玄机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圣先贤总结出的宇宙天体运行、气候变化、地理物候 变化规律与人类生理疾病、疫病发生关系的智慧结晶。 运: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是指在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五 方五位的因素。 气:风、热、火、湿、燥、寒。是指形成气候变化的空间大气环流因 素。 十、重大的疫病发生背后究竟有什么规律?——以 SARS 为例 大的疫病发生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为什么是 2003 年春爆发 SARS? 《素问遗篇·本病论》:“假令庚辰阳年太过,……虽交得庚辰年也, 阳明犹尚治天,……火胜热化,水复寒刑。此乙庚失守,其后三年化成 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 十一、中国还有几个“好人”? 全国心脑血管病患者 2.3 亿人,脑卒中患者 600 多万,心肌梗塞患者 296 万 每年新增癌症病例 350 万人, 高血压患者 1.6 亿人, 糖尿病患者 1,4 亿人, 乙肝患者 1,2 亿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 2000 万,肺结核病患者 500 万人, 艾滋病患者 100 万人, 抑郁病患者 5700 万人, 残疾人总数 8296 万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 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 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首先: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哲学思想的碰撞,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应该改变观 点不能轻视中医,从中医的角度学习疾病的治疗。学习中医的系统理论和哲学思想,学习 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医有句话叫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就为同一个病人被不同有大夫看开 不同的药有一个解释,因为不同

文档评论(0)

kongbaip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