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docVIP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 1. 读一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主要写了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夜晚的景色。通过______可以看出。 (3)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 (4)看看夜晚的天空,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 按要求写句子。 (1)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用划线字说一句话) (2)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__。(补充诗句) (3)结,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4)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丁香结年年都有。(用关联词连接) 3. 《夜书所见》这首古诗题目的意思是(? ?) ? A .夜晚看书时所见到的景象。? B .夜晚写书时的所见。? C .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 4. 分析下列诗句,选择比较准确的理解。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A.五岭连绵不断,像水中翻腾的细浪一般,反映了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B.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②大渡桥横铁索寒。(??? ) A.大渡河上的泸定桥,那裸露的铁索闪着冷冰冰的寒光。 B.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跨两岸,铁索高悬在湍急的河上,使人觉得寒气逼人。 5.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自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山原:______。 ②白满川:______。 ③子规:______。 ④了:______。 (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3)把古诗补充完整。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杂兴:______。 ②耘田:______。 ③未鳃:______。 ④供:______。 6. 阅读李清照另一首《如梦令》,完成练习。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有不同的______,如“如梦令”、“渔歌子”。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的词牌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理解词语意思。 ①依旧:______。 ②知否:______。 ③雨疏风骤:______。 (3)“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指的是同一事物吗?它们描写出了怎样不同的意境。 (4)通过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个故事。 7. 对“众皆弃去”理解有误的是( ??) ? A .众:指许多人? B .皆:全,都? C .去:离开 8. 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9. 根据《对韵歌》连一连。 山清______ 柳绿______ 云______ 雪______ 雨??????????? 风??????????? 桃红??????? 水秀 10. 阅读诗《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11. 人面不知何处去,______。 12. 阅读理解 ?????????? ? ?? 微? 笑(节选) ????????????????? ???? 一个微笑,(耗费? 花费)很少, ??????? ? ? 却(价格? 价值)很高; ?? 给的人幸福, ? ?? 收的人回报。 ??????? ? ? ?? 一个微笑,仅有几秒, ??? 就转瞬即逝; 留下回忆, ?? 终生美好。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这两个小节主要介绍了______。 (3)关于“微笑”的美好记忆你有吗?请你简要写一写。(写出是谁在什么时候给了你怎样的微笑,你觉得怎样。) 13. 按课文《绿色的金鱼》填空。? ???????????????????????????? ? ????????????????????????????????图画课上, ? ??????????????????????????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 ??????????????????????????????老师看了看说: ? ??????????????????????????“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

文档评论(0)

yvonneshaoq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