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SBR工艺的工作过程 (1)污水流入工序 污水流入前,SBR池处于待机(闲置)工序,此时SBR池的上清液已排放,留下沉淀下来的活性污泥。(2)曝气反应工序 主要进行有机物氧化、硝化和好氧吸磷。(3)沉淀工序 主要进行沉淀分离,一般延续1~1.5h。(4)排放工序 排出上清液,沉淀的活性污泥作为下一个操作周期的菌种。(5)待机工序 待机工序即闲置工序。 2. SBR工艺的工作过程 图20-23 SBR工艺的典型运行工序 3. SBR工艺的影响因素 (1)易生物降解的基质浓度 易生物降解的基质由兼性异氧菌转化成低分子脂肪酸的速率越高,则聚磷菌的释磷速率就越大,可使聚磷菌在好氧状态下摄磷量增多,从而有利于磷的去除。(2)NO3—N对脱氮除磷的影响 沉淀及排水工序可进行一定的缺氧段反硝化作用,在注水过程中,沉淀污泥中的NO3—N可进一步通过反硝化脱除。(3)运行时间和DO的影响 进水工序的厌氧状态:DO≤0.3~0.5mg/L,以满足释磷要求。 4. SBR工艺优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2)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3)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沉淀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4)耐冲击负荷。5)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6)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7)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可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8)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9)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可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10)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20.1.3 脱氮除磷工艺 1.生物脱氮除磷原理2. Bardenpho工艺3. Phoredox工艺(改良Bardenpho工艺)4. A2/O工艺5. UCT工艺6. MUCT工艺7. OWASA工艺8. OCO脱氮除磷工艺9. BCFS?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10.其他具有脱氮除磷的工艺 图20-6 Bardenpho工艺流程 图20-7 Phoredox工艺流程 图20-8 /O工艺流程 图20-9 UCT工艺流程 图20-10 MUCT工艺流程图 图20-11 OWASA工艺流程 图20-13 OCO操作原理a)好氧区搅拌机开动 b)好氧、缺氧两区搅拌机开动 图20-14 BCFS?工艺流程示意图 20.2 活性污泥法改良工艺 20.2.1 氧化沟20.2.2 A—B法污水处理工艺20.2.3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20.2.1 氧化沟 1.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2.氧化沟的曝气装置3.常用的氧化沟形式4.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5.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1.氧化沟的工作原理与特征 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2)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3)氧化沟沟内功率密度的不均匀配备,有利于氧的传质、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4)氧化沟的整体功率密度较低,可节约能源。 2.氧化沟的曝气装置 1)横轴曝气装置,可分为转刷和转盘两种。2)竖轴式表面曝气机。3)射流曝气。4)微孔曝气。5)其他曝气设备,包括一些新型的曝气推动设备。 3.常用的氧化沟形式 (1)基本型 采用转刷曝气,有效水深H水=1~1.5m,平均流速v=0.3~0.4m/s,如图20-15所示。(2)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 Carrousel氧化沟是1967年由荷兰的DHV公司开发研制的。(3)三沟式氧化沟 它由三条同容积的沟槽串联组成,两侧的A、C池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B池一直为曝气池,如图20-18所示。(4)奥贝尔(Orbal)氧化沟 Orbal氧化沟又称同心圆式氧化沟(图20-19)。(5)其他氧化沟 如船形一体化氧化沟(图20-20)、二次沉淀池交替运行的氧化沟(图20-21)等。 (1)基本型 采用转刷曝气,有效水深H水=1~1.5m,平均流速v=0.3~0.4m/s,如图20-15所示。 图20-15 氧化沟平面图及工艺流程图a)平面图 b)工艺流程图 (2)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 Carrousel氧化沟是1967年由荷兰的DHV公司开发研制的。 图 20-16 卡鲁塞尔氧化沟系统(一)1—污水泵站 1′—回流污泥泵站 2—氧化沟 3—转刷曝气器 4—剩余污泥排放5— 处理水排放 6—二次沉淀池 (2)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 Carrousel氧化沟是1967年由荷兰的DHV公司开发研制的。 图 20-17 卡鲁塞尔氧化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七下生物《血流的管道——血管》练习.doc VIP
- 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生学习分析与评价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说课稿.pptx VIP
- 刘诗诗资料.doc VIP
- 写字楼保洁人员培训方案.docx VIP
- 中国电信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高中物理 第2章 恒定电流 2.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件 3-.ppt VIP
- 《贵州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6定额说明.pdf VIP
- Unit 1 The mass media Welcome to the unit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2024年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招聘真题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