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续刚构桥挠度问题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综述
摘?要: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是桥梁工程中较为常见的
大跨度结构形式,特别在我国的西南部山区及南方交通发
达地区用于跨线居多,很适合修建连续刚构桥。但已建的
这类桥型面临着跨中下挠严重的通病,进而严重影响结构
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文章主要针对这类病害原因进行综述,
并提出便于实际工程中运用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连续钢构桥;长期下挠;成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号:U448.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2095-2945(2018)23-0147-02
Abstract:?Long-span?continuous?rigid-frame?bridge?is?a
common?long-span?structural?form?in?bridge?engineering,
especially?in?the?southwest?mountainous?areas?and?the?southern
traffic?developed?areas,?which?is?very?suitable?for?the
construction?of?continuous?rigid-frame?bridge.?But?this?kind?of
bridge?which?has?been?built?is?faced?with?the?common?problem
of?mid-span?deflection,?which?seriously?affects?the?normal?use
and?safety?of?the?structure.?In?this?paper,?the?causes?of?this
kind?of?diseases?are?summarized,?and?the?control?measures?are
put?forward?which?are?convenient?to?be?used?in?practical
engineering.
Keywords:?continuous?steel?bridge;?long-term
deflection;?cause?of?formation;?control?measures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具有造价经济、受力合理、
施工方便、行车舒适和线型优美等特点,在桥梁工程中得
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1]。自上世纪?80?年代起,经过数十年
的发展,连续刚构桥已成为最常见的大跨度混凝土桥梁类
型之一。然而,随着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加,荷载的不断增
大,连续刚构桥在服役过程中逐渐被发现了不少病害,诸
如预应力筋预应力损失过大、腹板局部开裂等,其中特别
值得注意的是主梁跨中长期下挠的问题。主梁过度下挠主
要表现为:(1)挠度长期增长,增长率随时间可能呈加速、
降低或者保持匀速变化的趋势;(2)结构的长期挠度远大
于设计计算的预计值。主梁的过度下挠影响了桥梁的行驶
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对桥梁的景观效果产生危害。过大
的挠度导致梁底板开裂,而裂缝的增加减小了主梁刚度,
进一步导致挠度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维护成本飙升,
甚至影响结构安全。国内外的连续刚构桥较普遍面临这一
问题,例如广东省虎门大桥辅航道桥
(150m+270m+160m)于?1997?年通车,在?2003?年的检测
中发现左幅跨中挠度达?22.2cm,右幅跨中挠度达?20.7cm,
大大超过了徐变预拱度值设计的?10cm;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的?Parrots?Ferry?桥(99m+195m+99m)在通车?12?年后,跨
中挠度达到了惊人的?63.5cm。
国内外的学者针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长期下
挠的问题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在长期的实践过程
中,工程界也累计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本文将总结长期下
挠病害的成因,并提出减小长期下挠的措施和对策。
1?长期下挠的成因
1.1?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被认为是长期下挠的主要原因。美
国混凝土学会第?209?委员会报告指出所有影响收缩徐变的
因素及结果本身都是随机变量,它们的变异系数最小达到
15%。目前世界上存在多种徐变计算模式,选取的参数也有
较大区别,给工程设计中徐变挠度的预测计算带来了困难。
同时,大跨径连续刚构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悬臂浇注,混凝
土强度高、水灰比大、各种添加剂(减水剂、缓凝剂、早
强剂等)多;另一方面,随着超高强度混凝土的兴起以及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的成熟,混凝土刚构
桥朝着“轻、薄”方向不断发展,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
性有较大的影响。构件理论厚度越小则徐变系数越大,加
载龄期越早则徐变系数越大。在实际工程中的工期控制中,
一般混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