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理念及启示(德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理念及启示 (下下))
德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理念及启示德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理念及启示 ((下下))
2018年 06月 25 日
(四)制度筹资:福利多元主义理念
由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传统上被认定为一项家庭风险而非社会风险,主要由家庭成员
(或社群成员)来提供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国家更多的是一个“补缺”的作用——主要通
过各种老年人津贴或者残障人士的津贴来提供“残补式”的服务,1994 年德国长期护理保
险制度的建立使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力量发生了显著的动态变化,体现出明显的福利多元
主义的倾向。福利多元主义理念强调在提供社会福利方面,国家、市场、社群和家庭不是
一种零和博弈,一个维度力量的增强不应该以另外一种维度力量的削弱为代价,因此,尽
管德国 SLTCI 的建立提升了国家在长期护理制度供给中的作用,但是家庭和个人的作用也
同样在制度设计中得到强调。
“居家照护优于机构照护”是德国 SLTCI的待遇支付最重要的原则。这不仅仅是传统家庭
照护观念的延续——因为家庭对于失能失智人群所提供的关爱和情感慰藉难以为机构照顾
所替代,而且也是出于节省制度费用的考量:鼓励家庭照护的费用支付通常要小于机构照
(23)
护。不仅如此,作为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给付的典型特征之一 ,家庭支付中现金支付的
实际价值不及实物支付价值的一半、无法完全接受家庭照护的受益人也可以申请混合待遇
(24)
。2017年家庭照护的费用占总制度给付的 37.61%,其中现金待遇和实物支付的费用之
比约为 2:1,因此尽管机构照护是长期护理服务提供的主要形式,家庭提供长期照顾服务
的传统也得到维护。
数据来源:2008 年~2017年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数据报告(GEK-P flegereport:
Schwerpunktthema:Medizinische Versorgung in Pflegeheimen),Siegburg:Asgard-
Verlagsservice GmbH,http://www.socium.uni-bremen.de/ueber-das-
socium/mitglieder/heinz-rothgang/projekte/laufende-projekte/de/?
backpubl=1proj=25,访问日期:2018-03-20,作者自行整理。
从长期护理费用的结构而言,无论是 SLTCI 缴费亦或是服务递送过程中的费用,个人和家
庭都是承担长期护理费用的主体。尽管与其他的社会保险分支一样,德国 SLTCI 采用雇员
和雇主 1:1 的方式筹资,但是在制度的立法阶段为了消除雇主的反对,取消了“赎罪日”
这个公共假日以作为对雇主的补偿,因而实际上雇员比雇主承担了更大的筹资责任,这也
是德国 SLTCI 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分支之处。在长期护理服务递送的总费用中,个人亦承
担了较高的自付比例:SLTCI 的筹资占全部长期护理服务筹资的比例不到 60%,7%~8%的
费用来自社会救助制度,超过 30%的费用来自个人自付(见表 4),自付比例最低的为
29.4%,最高则达 41.1%,其中约 70%的个人自付部分用于支付护理院护理的支出,约 30%
用于家庭照护的支出。作为对比,社会医疗保险的自付比例则大约维持在 13%左右的水平。
因此,SLTCI 的建立重构了原有的护理保障体系,从原有的社会医疗保险+私人支付+社会
救助的三层制度供给转变为社会护理保险+私人支付+社会救助三层制度供给体系,尽管
SLTCI是其中的核心和主体,但是长期照护的责任实际上由家庭、个人和社会共同承担。
通过前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德国 SLTCI 处于一种“矛盾的平衡”之中:地方政府既有
所撤退又要继续承担照护责任;制度既要普遍性覆盖又要基于护理等级进行预算支付;待
遇支付既要回应参保人的需求又要控制费用的增长;既希望 SLTCI能为参保人提供稳定的
保障,又不得不强调长期护理待遇的多渠道来源。这种矛盾从根本上来自于制度的价值理
性和工具理性的艰难平衡:使得需要被照顾的老年人在晚年能够有尊严地老去是制度内涵
的价值目标,这个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国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上).pdf
- 德国环境刑法的立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下).pdf
- 德国景观规划对中国“多规合一”的启示(上).pdf
- 德国景观规划对中国“多规合一”的启示(下).pdf
- 德国垃圾循环回收法律体系的经验及我国路径(上).pdf
- 德国垃圾循环回收法律体系的经验及我国路径(下).pdf
- 德国垃圾循环回收法律体系的经验及我国路径(中).pdf
-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审查制度考察——一项议会存续优先保障的制度设计(上).pdf
-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审查制度考察——一项议会存续优先保障的制度设计(下).pdf
- 德国联邦议院选举审查制度考察——一项议会存续优先保障的制度设计(中).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