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叠瓦癣.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 叠叠瓦瓦癣癣 人类的疾病有很多,为便于大家了解掌握, 本文收集整 了疾病 叠瓦癣的相关资料 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 尚未掌握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叠叠瓦瓦癣癣 别别名名::涡纹癣 简简介介::叠瓦癣(tinea imbricate)又名涡纹癣。本病皮损呈特异性同心环状 排列,状如涡纹或叠瓦,故名。 部部位位::全身 皮肤 科科室室::中医科 皮肤科 症症状状::体癣 瘙痒 鳞屑 相相关关疾疾病病::团癣 接触性皮炎 头癣 手足癣 鹅掌风 病病因因::叠瓦癣原因_ 由什么原因引起叠瓦癣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原菌系同心性癣菌(trichophyton concentricum) ,即叠瓦癣菌。   (二)发病机制   发病可能与人种的易感性有关。长期密切接触者并不被传染。宿主 皮肤合适的环境对于同心性癣菌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除外伤外,浸渍 皮肤的水分增多也适于同心性癣菌生长。不透气的衣物可增加皮肤局部 的温度和湿度,干扰角质层的屏障功能。初为皮色或褐色小斑点,逐渐 扩大呈环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细薄鳞屑,鳞屑中央破裂分离,外缘粘 连,内缘呈向心性游离。 症症状状病病史史::叠瓦癣症状_叠瓦癣有什么症状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儿童少见。皮损初起为皮色或褐色小斑点,逐 渐扩大呈环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细薄鳞屑,鳞屑中央破裂分离,外缘粘 连,内缘呈向心性游离。当环状损害形成后,中心又复发一褐色小斑, 又同样扩大成环状。如是反复发生,环距2mm左右,在原侵入处可形成 约10个同心圆鳞屑环,构成特殊的多环形涡纹状或叠瓦状外观( 图1) 。周 围皮肤呈棕红色,自觉瘙痒,时久可因搔抓而致苔癣化,则同心圆皮损 可不明显。      躯干臀部多见,时久可扩延于四肢,甚至口唇、甲沟及头皮。但掌 跖多不受累,亦不侵犯毛发。与手足癣不同,损害呈对称性分布。   本病发生、发展与季节关系不明显,病程极慢,常多年不愈,且易 复发。   根据本病特殊的多环形及涡纹状损害,鳞屑真菌检查易发现多数纵 横交错类关节菌丝。培养时可分离出典型的同心性癣菌。病 组织显示 慢性炎症,无特异性。与其他皮肤癣菌不同,叠瓦癣不但侵入表皮角质 层,而且侵入棘层,导致两层分离。就可以诊断。 诊诊断断::叠瓦癣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叠瓦癣   根据本病特殊的多环形及涡纹状损害,不易与他病混淆。不典型病 例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1.湿疹 手足部叠瓦癣由于搔抓或用药不当可使皮肤增厚,易误诊为 慢性湿疹。但根据损害边缘清楚,散在竖起的鳞屑,其他部位有典型损 害,真菌镜检阳性可鉴别。   2.脂溢性皮炎 头皮、外耳、面部脱屑性损害应与脂溢性皮炎鉴别。 叠瓦癣鳞屑竖起,皮损散发,真菌镜检阳性。 并并发发症症::叠瓦癣并发症_叠瓦癣有哪些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资料描述。 治治疗疗::叠瓦癣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叠瓦癣   (一)治疗   同一般表皮真菌病,但治疗比较困难。可内服灰黄霉素、氟康唑、 酮康唑、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等,连服3~4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苯甲 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或软膏,5%~10%雷 琐辛蛇床子酊,2%硝酸咪康唑霜,治疗时间要充分,一般需2~3个月以 上。   (二)预后   病程极慢,常多年不愈,且易复发。 预预防防::叠瓦癣预防_叠瓦癣怎么调   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源(如经常搔抓足癣) ,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减少 酸、碱性物质对皮肤的损害。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