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满座皆泣 白居易: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重闻琵琶青衫湿 白居易的“泪”只为琵琶女而流吗? 这泪,既是对“琵琶女”这一类妇女的同情与尊重,也是对自己悲惨人生遭遇的满腔忧怨,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 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 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 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 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 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 的同情。 2、他们算是“相识”了吗?他们又是通过什么“相识” 的? (学法指导:请重点研读诗文1、2自然段,以诗中原句支撑你的观点。) 知道 认得 了解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相互了解? 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 别有幽愁暗恨生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感我此言良久立 凄凄不似向前声 (1)你从琵琶女的音乐中听出了什么? 第一次(暗写):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 第二次(明写): 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 (正面详写) 第三次(明写)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正面略写) 满座重闻皆掩泣 江州司马青衫湿 (侧面烘托) 解读题目 1、琵琶(乐器) 2、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6岁学作诗 9岁熟悉声韵 29岁进士及第 32岁拔萃登科 35岁授翰林学士 36岁授左拾遗 44岁上书批评朝政,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 得罪权贵怀才不遇 吊白居易(唐宣宗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自学过程: 1、自读导学案上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 2、自读诗前小序,同桌对学,交流你从中所得到的信息。 3、自读全诗,小组交流,梳理故事情节,拟写小标题。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诗前小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代时、地、人、事、写作动机 2、请以小标题的形式梳理诗文的主要内容。 (1)浔阳江边惨将别 (2)江心聆听琵琶曲 (3)江上听诉知身世 (4)同病相怜起感慨 (5) 重闻琵琶湿青衫 学习目标: 1、了解琵琶女的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 2、体会作品主题,认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文第四段说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请同学们以这句话为切入点,谈谈你对诗文内容及主题的理解。 同样是沦落天涯遭遇不幸的人,今天竟然相逢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曾经相互认识呢? 1、这里的“同”指的是谁和谁相同? 琵琶女 白居易 沦落江边的 被贬江州的 1、诗人与琵琶女是否曾经相识呢?他们又是如何相逢的? 萍水相逢,不曾相识。 因浔阳江头夜闻琵琶而相识。 2、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共鸣? 学法指导:1、重点研读诗文3、4自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16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合集(含答案).pdf
- 卫生院大学生乡村医生日常管理制度.doc VIP
- 新22J03 外装修-标准图集.docx VIP
- 客户关系管理课件.pptx VIP
- 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标识及介绍.docx VIP
- YYT 0808-2010 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计算题“天天练”习题卡(1) (1).pdf VIP
- 外研版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必修第一册Unit1 A new start课件.ppt VIP
- 主题班会《我的理想大学》课件.ppt VIP
- 项贤明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