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
失失用用步步态态
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当今医疗面对的
症状越来越多,为便 大家了解
掌握,本文收集整理了临床症状
失用步态的相关资料
以供大家参阅。
由 部分内容人类尚未掌握
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失失用用步步态态
简简介介::在没有任何感觉损伤或运动虚弱的情况下,失去使用下
肢步行的能,双侧额叶病变所致。 双侧额叶病变所致,常见
脑积水或进行性痴呆。病人无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但不能
自行站立或正常行走,表现步态不稳、不确定和小步伐,脚好
像粘到地上,伴明显迟疑(冻结)现象和倾倒。 步态异常可因运
动或感觉障碍引起,其特点与病变部位有关。可见 许多神经
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有些典型异常步态,对某些特定疾病具
有提示意义,通过望诊即可做出诊断。对一些不典型步态,则
必须作细致检查,通过分析综合,对诊断亦有一定的帮助。步
态异常临床分型应结合病因。
部部位位::四肢
科科室室::康复医学科
检检查查::
血常规
一、病史
观察步态常可提供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线索,应注意步
态异常的时间诱因,患者的年龄,步态异常的是持续性还是间
歇性,有无并发其他症状如肢体疼痛,感染炎症肿瘤营养缺乏
肌肉注射史,砍伤史,家族史,脑血管病史梅毒感染史等。
二、体格检查
检查时可请患者普通行走,必要时也可闭眼检查进一步,
检查时可令患者突然转弯停步等,注意观察起步和停止的情况
伸足和落下的姿势步伐的大小,节律及方向有无偏斜。
三、辅助检查
步态异常根据性质与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辅助检查。
1醉汉步态以小脑病变多见临床上多选择脑CT或MRI,如
果考虑为脑干受累应选择脑MRI也可以辅以脑电图。
2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以脊髓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应选择
脊髓MRI脑脊液检查,肌电图及体感诱发电位等。
3痉挛性偏瘫步态以脑血管病后遗症多见,可选择脑CT或
MRI检查。
4痉挛性截瘫步态根据情况可选择脊髓或脑CT或MRI检
查。
5慌张步态可选择脑CT或MRI脑电图检查。
6跨阈步态可做肌电图检查。
7摇摆步态可做肌电图髓关节X线片 。
8舞蹈步态可做脑CT或MRI血沉血常规抗链“O” 自身抗体
检查。
9星迹步态可做前庭功能检查。
10脊髓性间歇破行应作脊髓CT或MRI脊髓血管造影下肢
动脉血流图。
病病因因::
(一)发病原因
常见的异常步态病因有以下几种:
1.皮质脊髓束病变可导致痉挛性偏瘫步态和痉挛性截瘫步
态。
2.双侧额叶病变可导致失用步态。
3.额叶(皮质或白质)病变可导致小步态(marcheà etit as) 。
4.锥体外系病变可导致慌张步态和扭曲、奇异步态。
5.小脑病变导致共济失调步态。
6.酒精或巴比妥类中毒导致醉酒步态。
7.其他 尚有感觉障碍导致共济失调步态; 由 胫骨前肌、
腓肠肌无力导致跨阈步态;躯干和骨盆带肌无力导致肌病步态;
心因性疾病导致的癔症步态。
诊诊断断::
1 醉汉步态因重心不易控制,步行时两腿间距增宽抬腿后
身体向两侧摇摆不稳,上肢常向水平方向或前或后摇晃有时不
能站稳,转换体位时不稳更明显不能走直线此种步态又叫
做“蹒跚步态” 。
2 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此指深感觉障碍引起者特点是行
走时步幅较大两腿间距较宽,提足较高,足道强打地面双眼注
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伴有
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见 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等。
3 痉挛性偏瘫步态偏瘫时患侧下肢因伸肌肌张力高而显得
较长,且屈曲困难患者行走时偏瘫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动作消
失,呈内收旋前屈曲姿势,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抬
高,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转后移向前方故又称划圈样步
态,是由一侧锥体束损害引起多见 脑血管疾病。
4 痉挛性截瘫步态,因下肢内收肌群张力增高致使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