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细菌抗砷特性.pdf

现代科技综述知识文库:细菌抗砷特性.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科技综述系列—— 细细菌菌抗抗砷砷特特性性 科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研究 利用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科技基本概念 “细菌抗砷特性”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细细菌菌抗抗砷砷特特性性 1968年,Novick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的研究表 明,该菌的砷抗性与3个质粒(现已知是pI258、pI147 pI524)有关,决定砷酸盐 亚砷酸盐抗性的遗传决定子 是相互独立的。 1973年,Hedges等在大肠杆菌中发现质粒R773对砷酸 盐 亚砷酸盐具有抗性。 并证明了在革兰氏阳性菌的革兰氏阴性菌中决定砷抗 性的是质粒,为从分子 基因水平上了解细菌抗砷机 理打下了基础。 1981年,Silve 等发现了大肠杆菌 金黄葡萄球菌的砷 抗性是可诱导的,砷酸盐、亚砷酸盐 亚锑酸盐都可 作为诱导物,抗性质粒的存在不改变大肠杆菌已有的 磷酸盐吸收系统,表明抗性质粒提供了一个专一性的 砷酸盐转移系统。 1982年,Silve Keach 以及Mobley Rosen都证明了在 大肠杆菌中,由质粒控制的对于砷酸盐、亚砷酸盐 亚锑酸盐的抗性包括一个初级的含氧阴离子泵的作 用,该作用不依赖电化学的质子梯度,而是利用细胞 内的ATP作为阴离子转移的直接化学能。 1983年,Mobley等首先将大肠杆菌质粒R773上的4 . 3kb抗砷片段克隆到质粒pBR322 中,得到一个重组抗 砷的质粒pUM3 ,证明了在大肠杆菌中决定抗砷特性的 是一个单一基因簇编码的含氧阴离子转移系统,此基 因簇位于9 1kb 的抗性质粒R773上,称为a s操纵元,该 操纵元可被元素周期表第Ⅴ族元素的含氧阴离子诱 导。 Chen等(1986) San F ancisco等(1990)分别对大肠杆菌 a s操纵元进行了序列分析,证明了该操纵元含有4个基 因,分别命名为a sR ,a sA,a sB ,a sC基因。 1992年,Ji Sive 将含有抗砷决定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质粒pI258 以两种方向克隆到质粒pSK265 中,得到质粒 pGJ 10 1 pGJ 102 ,这两个质粒都表现出了与pI258相同 的抗砷酸盐、亚砷酸盐 亚锑酸盐的特性,说明砷抗 性与与pSK265 的阅读架(ORF)方向无关。 另外,他们将pI258克隆到质粒pUC 19 的LacZ基因位点 中,得到一个新的抗性质粒pGJ 103 ,将该质粒转入大 肠杆菌中,发现转化子对砷酸盐 锑酸盐有较低水平 的抗性,对亚砷酸盐则有较强的抗性,说明葡萄球菌 的抗砷决定子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发挥作用。 通过对pI258的序列分析,他们证明了在pI258 中,决定 砷抗性的主要是3个基国:a sR ,a sB ,a sC 。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a s操纵元与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a s操纵元在结构上不完全相同。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与大肠杆菌a sA基因同源的基 因是缺失的,a sR基因与a sB基因直接相连。 但这两种菌的抗砷过程非常相似,都是由a sR基因编 码的阻遏蛋白A sR调控的。 A sR蛋白的特性 利用启动子探测载体,从质粒R773上 克隆到的727bp 的EcoRI-HindⅢ片段与a s操纵元的抗砷 调控有关,这一片段包含了a sR基因,其基因产物 A sR蛋白经证明是一种反式作用调节蛋白,分子量为 13kD ,尽管它必须结合到DNA的操纵部位才能发挥作 用,但未发现有可识别的DNA结合位点。 另外,质粒R773 的砷抗性是诱导型的,而重组质粒 pUM3 的砷抗性则是组成型的,这说明在pUM3 中起调 控作用的a sR基因缺失,现证明在pUM3 中操纵元结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