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小说部分授课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小说部分授课教案) 第一章、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和明清小说的繁荣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 (一)小说观念的演变过程: 《庄子·外物》,《汉书·艺文志》,《论语》 (二)小说鉴别的要素 人物,故事,艺术化的提炼 (三)影响小说形成的文学形式 1、神话 2、寓言故事 3、史传文学 4、方书教记 第二节、中国古典小说从雏形走向成熟 古典小说作品的雏形期——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崇尚“实录”,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但缺乏性格)“粗陈梗概”(《世说新语》、《搜神记》《笑林》) 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期——唐代传奇小说 传奇小说的内涵 唐传奇小说与魏晋小说的区别: 1、由神怪走向现实 2、“叙事婉转,文辞华艳”,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题材扩大 唐传奇小说的作品分类: 1、描写爱情题材的作品 2、歌颂侠义精神和豪侠英雄的作品 3、描写梦幻的作品(以特殊形式表现现实生活的政治小说) 4、描写鬼怪的作品。 第三节、说话艺术与中国古典小说的开拓 文言小说,市人小说(“说话”),变文,通俗的白话小说(萌芽于唐而繁荣于宋) 话本小说(白话小说)的特点 话本小说的题材: 爱情故事,公案故事,英雄好汉故事(代表作品) 宋元话本小说集: 《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京本通俗小说》 讲史话本,“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第四节、明清小说的繁荣与转型 (一)繁荣的标志: 1、中国古典小说的各种形式体制都已经完备、成熟。 2、作家辈出,名作如林 3、现实主义艺术,在创作方法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上,都已走向成熟,总的特色是丰富、细腻、深刻。 明清小说发展的倾向与特点: 1、从无名的广大群众与文人作家相结合的集体创作,发展为文人作家的独立创作。 2、由写历史题材发展为写现实题材,特别是通过对日常家庭生活现象的细致描绘来反映重大的社会主题。(《金瓶梅》) 3、从重情节发展到更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在人物描写上,又从主要是带有理想色彩的传奇式的夸张描写,发展到写实,即通过真实、丰富的细节来表现人物,表现生活。 4、长篇小说从题材上划分,产生了几种最具特色的小说类型: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人情小说、讽刺小说、公案侠义小说 5、出现了两部带有总结性的作品:《红楼梦》与《聊斋志异》 近代小说产生的原因及代表作品。 第五节、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传统 中国古典小说的思想传统: 1、源自民间,与民间文学始终有密切的关联,总是直接或间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 2、有训诫的传统,但同时又强调要寓教于乐,即强调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3、古典小说作家有“发愤著书”的传统。 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1、重视写人,尤其是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 2、收到中国古典散文的影响,早期文言小说创作在追求表现艺术上与写作散文无异。(影响及于后世长篇小说的精于构思) 3、讲究语言的精练,追求简约美。 4、与民间传说的血缘关系,形成讲故事的传统。 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史传的体例,史传的“实录”精神) 6、受古典诗歌的影响,叙事中穿插进诗词韵语。 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 物创作中追求神似。 第二章、《三国演义》 第一节、《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和版本 《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 1、陈寿的《三国志》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2、民间传说和野史笔记中的记载、民间说唱艺术和戏曲艺人的创造。 现存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刊本——明 嘉靖壬午本(1522)→《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毛宗岗父子《三国志演义》评点本(强化“拥刘反曹”倾向与封建正统思想,小说理论上的贡献) 第二节、拥刘反曹——《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的内涵: 1、是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暴政思想的反映。 2、是民族思想的反映。 3、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 第三节、《三国演义》的忠义思想 “义”的多重蕴含: 主客之间的“恩义”,乡曲之中的“侠义”,民间的“信义”,君臣之间的“忠义” 关羽之“勇”与“忠义”,诸葛亮之“智”与“忠义” 《三国演义》中所表现的“义”是从属于“忠”的,而“忠”,当其与“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向结合时,是强调对汉室的态度;但也常常超出于特定的政治集团利益而上升到一种抽象的理论,强调事主要忠心,而不必考虑其是否值得效忠。 第四节、曹操和刘备形象的塑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奸诈、残忍、自私自利(奸) 2、雄才大略与政治上的远见(雄)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唯才是举”和“得供者赏”的用人政策及从统一大业出发考虑与处理问题的心胸。 既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