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淮河畔,一抹红妆管理论文
目录
八艳中还有善画兰者卞玉京
正文
摘要: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朱帘”,清代余怀在《板桥杂记》里这样记载明末秦淮水畔的盛景。多少年来金陵秦淮河畔歌舞升平,笙歌彻夜,多少风流才子美人在怀,流连忘返。直至明末,这里再不仅仅是“犹唱《后庭花》”的温柔乡。以八艳为首的秦淮名
关键字:秦淮,河畔,一抹,红妆,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
“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朱帘”,清代余怀在《板桥杂记》里这样记载明末秦淮水畔的盛景。多少年来金陵秦淮河畔歌舞升平,笙歌彻夜,多少风流才子美人在怀,流连忘返。直至明末,这里再不仅仅是“犹唱《后庭花》”的温柔乡。以八艳为首的秦淮名妓以色貌才气而名冠秦淮河,冲冠为红颜,血溅桃花扇。她们艳绝风尘却怀着侠骨芳心,她们诗韵骚雅,气节高尚,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中,绘下了娟秀雅致的一笔。
下载论文网
秦淮八艳得以芳名远扬不仅在于倾城的美貌。她们与继东林党之后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巾帼不让须眉。她们有着文人的情怀,有着文人的才华,更有着令才子名士们黯然的气节与血性。秦淮八艳的才情与气节远远盖过了娇容上那层胭脂。独特的时代文化造就了她们的特性,中国古代的女性绘画也经由她们在明清交替之际得以大放光彩。红袖飘香
在以男性为主导的古代绘画史中,女性基于本身的地位,她们的绘画一直属于边缘地带。她们的才华被埋没,艺术得不到重视,甚至连姓名也难以留下。当普通女子们圃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文化中才情得不到发挥时,青楼女子们却不必恪守德行的桎梏,担起了“红袖添香”的意趣。
明朝青楼是当代文人骚窖的雅集之地,会聚之时,必然会叫上妓女以助雅兴。这些妓女们才貌双全,精通琴棋书画,与文人们讨论诗歌,游戏文墨,给了这些文人名士心灵上的慰藉。青楼女子就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培养了吟诗作画的技能,她们必须提高文学艺术水准以吸引文人名士的青睐,而同时与文人的交游又影响与提升着她们的艺术修养。她们接待四方文人墨客,能得众家之长,艺术更加开放,虽然她们命运多舛,但比闺阁女性反倒个性自由得多,眼界也更宽泛题材的选择也略微多样化。
秦淮八艳与当时的文人名士交流甚多,她们中的李香君,董小宛与金陵四公子中的侯方域、冒襄的韵事被时人传为美谈,卞玉京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柳如是嫁给了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钱谦益。她们凭着自身的才情折服了这些江南名士,而她们的艺术也多受到文人的影响。
明末,在“吴门四家”的影响下文人画为盛,文人们通过表现有君子风范的兰、竹可以标示出其自身所追求的高洁情怀,文人这种对兰竹的推崇倾慕之情,极大地影响了与之交游的妓女。秦淮八艳们追随文人画家的表现手法,也多描绘兰,竹,她们笔下的兰、竹不掏章法,自然流露出文人画家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的精神境界。
她们的绘画选择不仅仅是迎合,更是自身品德与气节的表现。在明、清交替之际,她们与进步人士东林党,复社名士来往,有着超群的见解与胆识,深陷烟花而胸怀家国天下。兰的清幽竹的虚静、石的坚实,都展现出她们虽深陷喧嚣于淤泥但依然坚定的志向与澄明的心境。她们也与传统女画家一样由于环境与技艺的局限,题材多局限在花鸟中,但她们比闺阁女子有更多的机会游历名山大川,董小宛和柳如是均有山水画流传下来。虽然比起男性画家来,游历更少使她们对自然山川美景的真实感受不多,文人气息虽浓,但缺少了对自然的师法造化,山水画稍显稚拙,但正是她们开创了女性绘制山水画的先河,她们的山水中寄托了她们遥望山河的豪情与清高的独立的人格。兰竹意趣
秦淮八艳中马守真以画兰而闻名。马湘兰在艺术上以画兰之精,画兰之绝、画兰之专,“故湘兰之名独著”。“其画不惟为风雅者所珍。且名闻海外,暹罗国使者亦知,购其画扇藏之”。据载马湘兰十分喜爱兰花,所居“在秦淮胜处,池馆清疏,花石幽洁,曲廊便房,迷不可出”,她对兰花的描绘是由真切的体验而来。她以兰竹自比表现着对高洁人生品格的维护,强调兰的“意”与“神”。其作品不注重对兰之外在形态的细致刻画,而重在通过对兰的描绘抒发内心之逸气。其笔下之兰具有脱俗的飘逸之气,可以看出“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等人的花卉的影响。
马湘兰将兰花画到极致,后来的顾媚,卞玉京、柳如是等继续用兰花表现着自己的清丽风骨。顾媚,人称“横波夫人”,个性豪爽不羁,在秦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时人尝以“眉兄”呼之,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她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的“兰社”,以撇笔画墨兰为人称绝,与以画兰著称的马湘兰难分伯仲。清张庚《国朝画征录》称蔸“工墨兰,独出己意,不袭前人法”,清秦祖永《桐阴论画》记:“余昔见一长卷,画兰各种,风晴雨露,均极传神,笔墨外更有一种妩媚之趣,引人入胜。
她的独特个性也使她所绘兰花不流于俗,“不袭前人法”,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