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二十三章 常见感染性真菌检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章 常见感染性真菌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第一节 皮肤黏膜感染真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分类 • 临床上最多见的引起皮肤黏膜感染的真菌 为皮肤癣真菌,包括:毛癣菌属、表皮癣 菌属和小孢子菌属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二、临床意义 (一)毛癣菌属 • 毛癣菌属易侵犯人体皮肤、指(趾)甲、毛发的角蛋白组 织并生长繁殖,能产生数种角质溶解酶致病,可引起头癣 、体癣、股癣、叠瓦廯、手癣、足癣及甲癣等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二、临床意义 (二)表皮癣菌属 • 絮状表皮癣菌是表皮癣菌属内唯一的致病菌。絮状表皮 癣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癣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如股癣 、足癣、体癣、手癣和甲癣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二、临床意义 (三)小孢子属 • 小孢子菌属感染皮肤和毛发,很少感染指(趾)甲 • 铁锈色小孢子菌可引起头白癣,多见于儿童,成人极为 少见,是一些地方流行区少年儿童中头癣的常见原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三、生物学特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四、微生物学检验 (一)标本采集 (二)直接显微镜检查 – 皮屑+10%KOH液 – 指甲+25%KOH/25%NaOH含5%甘油处理 – 常用湿标本,不加染色,直接显微镜镜检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四、微生物学检验 (三)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 70%乙醇或在青、链霉素混 合液内处理5min 生理盐水洗3次 接种沙保罗琼脂斜面25℃培养观察菌落特征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五、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 •皮肤黏膜感染真菌除对咪类药物敏感,如咪康唑、酮康唑、 联苯苄唑、克霉唑、益康唑、舍他康唑、布托康唑、芬替康 唑、噻康唑、特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及伏立康唑等,同 时对特比萘芬、阿莫洛芬、利拉萘酯及环吡酮胺等药物敏感 。临床治疗时常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第二节 侵袭性感染真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酵母型真菌 (一)分类 1. 念珠菌属 念珠菌属(Candida)(假丝酵母菌)有150多个种, 常见致病的有11种 以白念珠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 2. 隐球菌属 包括17个种和8个变种,其中对人致病的最主要是新生 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及其变种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酵母型真菌 (二)临床意义 1. 念珠菌属 白念珠菌:可侵犯人体多个部位,引起各种念珠菌病 热带念珠菌:可引起皮肤、黏膜和内脏念珠菌病 克柔念珠菌:可引起系统性念珠菌病 2. 隐球菌属 一般为外源性感染 新生隐球菌致病物质是荚膜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酵母型真菌 (三)生物学特性 白色念珠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酵母型真菌 (三)生物学特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酵母型真菌 (四)微生物学检验 1. 念珠菌属 ① 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采集不同的标本 采集标本时应避免病灶周围正常菌群污染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酵母型真菌 ② 标本直接检查 • 直接镜检 • G试验:也称螯试验,可测定1-3- β-D-葡聚糖,为深部 真菌感染的标志 • 抗原检测 • 抗体检测 • 核酸检测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一、酵母型真菌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