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苗族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苗族
调查目的:了解苗族概况,进一步看我国民族状况,加强少数民
族知识
调查方式:资料法,利用网络查询有关资料
调查内容: 有关苗族分布,历史,风俗,文化等概况
调查结果: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源远流长的民族,也
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是我国民族版
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概述
苗族 ,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久、分布面广。苗族又是
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五大洲都有足迹,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法国、加拿大、
美国等国家。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
省内,其中贵州最多。据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共有 3686900 人,遍布
全省的各专州、县(市),占全国苗族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 苗族源远
苗族源于炎黄时期的 “九黎”,尧舜时期的 “三苗”。 “九黎”是五千
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后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即历史所
称的 “琢鹿大战”。在战争中,黄帝与炎帝联合,九黎首领蚩尤被黄帝擒
杀,余部退入长江中下游,形成 “三苗”部落,建立了三苗国。在四千年
前,以尧、舜,禹为首的北方华夏部落与 “三苗”争战近千年,最后、三
苗国被夏禹所灭。 “三苗”失败后,一部分被驱逐到 “三危”,即今陕甘交
界地带,后又被迫向东南迁徙,经过很长时间逐步进入川南、滇东北、黔
西北等,形成后来西部方言的苗族;留驻长江中下游和中原地区的 “三苗”
后裔,有部分与华夏部落融合,另一部分形成商周时期所称的 “南蛮”;
而居住汉水中游的,被称为 “荆楚蛮夷”。后来,荆楚蛮夷中先进部分逐
渐发展为楚族,建立楚。后进的部分继续迁入黔、湘、桂、川、鄂、豫等
省毗连山区,成为今天东部、中部方言的苗族先民。
三,语言文字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苗族大部分兼通汉语,有些地区的苗族还兼通
布依语或彝语等。此外,大约有 160 万苗族人以汉语或侗语或瑶族勉语等为母语
在许多地方的苗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中,都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后来由于种种原
因失传了。一些地方文献也曾提及古苗文。但是迄至近代,苗族地区没有仍在使
用的传统文字。
近代以来,一些苗族知识分子为了发展苗族文化教育,创制了一些方
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创制的方块苗文,湘西石启贵创制的速记苗文,贵
州龙绍华运用国际音标编制的苗文课本,等等。近代,一些在苗族地区传
教的外籍外教士为了传教的需要也创制了一些苗文,如柏格理苗文(滇东
北老苗文)、胡托苗文等。但是这些文字,除了柏格理苗文之外,推行面
十分狭窄。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组织语言学家为苗族三大方言各创制了一套苗文,
制定了苗文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还把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改进为拉
丁字母形式。然后在一些地方开展新文字试验推行。
四,文化艺术
苗族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衣服、胸围镶边用的锦边,苗语称为“耕” 。
二是锦带,宽 2 至 3 厘米,用作裤带、袋带、背带等,青年男女恋爱时,姑娘
多以自己精心织的锦带赠送给情哥。三是锦幅,苗语称为“伦” 。锦幅多用作背面、
背带兜等。
蜡染,也是苗族著名的传统工艺。苗族染的图案是苗族妇女的天才
创作,是她们现实生活的反映,代表着她们的美好心愿和对生活的追求。
在苗家看来,蜡染艺术是美的象征,也是爱的表示,不仅自己要发扬,而
且乐意传授给别人。蜡染艺术漂洋过海,传到国外,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芦笙,是苗、瑶、侗民族最主要的传统乐器,其中以苗族使用最多。
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都要吹芦笙,伴以舞蹈,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并
因此而闻名于各民族
五,传统节日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
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
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
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入夜,村寨中响起铜
鼓声,外村寨的男青年手提马灯,吹着芦笙、笛子来到村寨附近“游方” (即
男女青年的社交恋爱活动),村村寨寨歌声不断。
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此时万人盛装,云集江边,
参加龙舟出发前的献祭活动。比赛开始,几十条龙舟破浪前进,两岸锣鼓、
礼炮齐鸣,观众呐喊惊天动地。岸上还举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活动。入夜,
余兴未尽,青年男女相聚对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