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定量方法 标准曲线法 适于样品基质简单干扰少的样品 操作简单 标准加入法 适于基质复杂、干扰大的样品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分别绘制标准 加入曲线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ES):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特征辐射 基态元素M 激发态M* 热能、电能 ?E 原子发射光谱仪通常由三部分构成:激发光源、分光、检测 采用ICP作为光源的AES法是ICP-AES 在常温下,原子处于基态,在激发光源高温作用下,试样中各物质蒸发为蒸气,大部分分解成原子,小部分电离成离子,形成由电子、离子、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等离子体,同时,原子和离子被激发,由基态跃迁至各种激发态。 等离子体: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包含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粒子的整体电中性集合体。 等离子体内温度和原子浓度的分布不均匀,中间的温度、激发态原子浓度高,边缘反之。 2.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在条件一定时,谱线强度I 与待测元素含量c关系为: I = a c a为常数(与蒸发、激发过程等有关),考虑到发射光谱中存在着自吸现象,需要引入自吸常数 b ,则: 自吸常数 b 随浓度c增加而减小,当浓度很小,自吸消失时,b=1;有自吸时b1。 特点: 分析速度快,干扰小,线性范围宽,能一次同时对十几种元素定性、定量测定 灵敏度高:相对灵敏度10-6级,绝对灵敏度10-3 —10-9g 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一般相对偏差10% (四)电化学分析法——阳极溶出伏安法 也叫反相溶出伏安法,是一种将富集和测定结合在一起的电化学分析法——把恒电位电解和溶出伏安结合在同一个电极上进行。基本过程: ①预电解(富集):在一定电位下电解,待测物还原到微电极上 ②静止:电极表面均匀化---重现性 ③溶出扫描:等速改变电极电位,由负向正扫描,富集在电极上的元素氧化溶出进入溶液,溶出过程的电流与溶液中待测离子浓度呈正比,此即定量依据。 h * 第六节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2 《环境监测》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基本内容 原理 定量依据 仪器基本构成和各部件功能 测定条件的确定和优化 定量方法 ﹡基态原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具有最低能级时,原子处于基态 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最外层电子吸收一定能量而跃迁到较高能级,原子处于激发态,吸收的能量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ΔE = Ej – E0 = hμ =hc/λ Ej:激发态能级的能量; E0 :基态能级的能量;λ:吸收光谱的波长 1. 原理:原子吸收法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而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也叫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元素的特征谱线 (1)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基态?(第一)激发态: ΔE = Ej – E0 = hμ =hc/λ 跃迁吸收能量不同——具有特征性。 (2)各种元素的基态?第一激发态 最易发生,吸收最强,最灵敏线(特征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formation of AAS 原子的能级与跃迁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产生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吸收光谱 第一激发态?基态,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 产生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 发射光谱 利用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的吸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定量依据 在一定条件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吸光度A ),与试样中该元素的浓度(ρ)呈正比(A与ρ服从比耳定律),测定A就可求得待测元素的浓度:A = K·ρ “一定条件是指”:采用锐线光源,测定特征谱线峰值吸收 锐线光源:能发射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 峰值吸收:基态原子对中心频率(波长)的吸收 特点 (1)采用锐线光源 (2)单色器在火焰与检测器之间 (3)原子化系统 3、仪器基本构成和各部件功能 光源 作用:提供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光源应满足如下要求; (1)能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线; (2)能发射锐线; (3)辐射光强度大,稳定性好。 空心阴极灯:结构如图所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监测》期末复习试题3套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pdf
- 《环境监测》1.3绪论一.ppt
- 《环境监测》1.4绪论二.ppt
- 《环境监测》2.1.1水质污染及监测-水质污染及监测.ppt
- 《环境监测》2.2.1水质监测方案制订及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质监测方案制订及水样的采集和保存.ppt
- 《环境监测》2.3.1水样的预处理一-水样的预处理一.ppt
- 《环境监测》2.4.1水样的预处理二-水样的预处理二.ppt
- 《环境监测》2.5.1物理指标检验-物理指标检验.ppt
- 《环境监测》2.6.1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一-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一.ppt
- 《环境监测》2.8.1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三-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三.ppt
- 《环境监测》2.9.1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一-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一.ppt
- 《环境监测》2.10.1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二-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二.ppt
- 《环境监测》2.11.1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一-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一.ppt
- 《环境监测》2.12.1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二-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二.ppt
- 《环境监测》2.13.1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三-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三.ppt
- 《环境监测》2.14.1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ppt
- 《环境监测》3.1.3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一.ppt
- 《环境监测》3.1.4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空气污染基础知识及监测方案的制定二.ppt
- 《环境监测》3.2.3空气监测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空气监测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一.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