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 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 1 .会认“屠、苏”等 7 个生字,会写“旧、符”等 12 个生字。理 解相应的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 表达的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学习目标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文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写下了许多诗文。这些诗文 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传统节 日的古诗,共同感受灿烂的节日文化,体会诗人的真挚 感情。 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 月 4 日至 6 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 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 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 很盛行。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 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 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 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 菊花酒等活动。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临 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 家、文学家、改革家。主要作 品有《泊船瓜洲》《梅花》 《书湖阴先生壁》等。 杜牧: 字牧之,唐代诗人。与李商 隐并称为“小李杜”。杜牧写景抒 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其诗在晚 唐成就颇高。主要作品:《山行》 《秋夕》《江南春》《泊秦淮》等。 王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主要作 品《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 《使至塞上》 听课文朗读 边听边想象画面,圈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思考: 古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屠 苏 魂 牧 兄 倍 tú sū hún mù bèi xiōng 酒 jiǔ 我会认 屠 加一加:尸 + 者 牧 形近字:牧—枚 组词:屠宰 组词:放牧 识字方法 旧 符 欲 魂 借 酒 何 牧 兄 独 异 佳 我会写 欲 yù 组词:欲望 食欲 欲念 造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这一笔是“丶”。 易错字 酒 jiǔ 组词:酒香 酿酒 酒杯 造句:爸爸平时不喜欢喝酒。 这一横不要丢掉哟。 易错字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词语解释 曈曈: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桃符用桃木 制成,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 祸。 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 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元日 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 1.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节日? 春节 2. 诗中描写了节日的哪些风俗习惯? 燃爆竹 饮屠苏酒 挂桃符 诗人描写了春节的热闹场景 问题:这两句诗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年 通过描写春节燃爆竹,从听觉上展现当时 的热闹场面;从触觉上描写饮屠苏酒的活 动渲染了热闹欢乐的氛围。 逝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意】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岁迎来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从视觉上描写 象征了无限美好的前景。 问题: 1. “千门万户曈曈日”象征了什么? 2. 第四句有什么寓意?与哪句诗相呼应?表现了怎样 的景象? 这句诗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 俗,又蕴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这句诗与“爆竹声中一岁除” 相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 更新的景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70D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适用于高保真声效合成的共鸣腔几何建模与算法驱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pdf VIP
- 六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版单词字帖.pdf VIP
- 2025年AWS认证EKS安全组策略配置与最佳实践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项目管理专业决策树分析PgMP认证考试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治及预防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车辆故障六案例培训.ppt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估值模型中的终值计算敏感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飞行前检查中的安全检查流程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