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临床医案解伤寒(知识点汇总+典型案例解析).pdfVIP

临床医案解伤寒(知识点汇总+典型案例解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临床医案解伤寒 第一课 前胡方阵导论 5 第二课 前胡方阵导论 (二) 19 第三课 高压闭经皆顽疾 能取捷效依病机36 第四课 解医案六则 47 第五课 解医案六则 69 第六课 解医案三则 109 第七课 解医案三则 147 第八课 解医案三则 164 第九课 解医案三则 181 第十课 解医案三则 194 第十一课 解医案四则 208 第十二课 解医案三则 227 第十三课 解医案三则 242 第十四课 医案解析三则 256 第十五课 医案解析三则 270 第十六课 医案解析三则 283 第十七课 答疑 299 3 4 第一课 前胡方阵导论 一、六病表之正药 六病皆有中风,提示我们六病皆有表束证,并且这种表证是 处在表束的第一个层面——有表证有表邪。六病病机各有不同, 故而六病各有不同的表之正药: 太阳病表之正药——麻黄; 阳明病表之正药——石膏; 少阳病表之正药——柴胡; 少阴病表之正药——桂枝; 太阴病表之正药——黄芪; (类)厥阴病表之正药——前胡(真厥阴病阴阳离决则非真 正有表证有表邪)。 伤寒经方学,首重表里尤重表证,里证易别而表证难辨。一 个伤寒家的水平高低,就是会体现在对细微表证的把握和治疗上。 大家有临床的会有体会,疑难病大多是疑难在表里的夹杂和 表邪的难解上。真正单纯的里证,反而容易辨治。疑虑之间,模 糊之处,皆在表里的程度火候耳。若言表而只知麻桂,则不是真 正经方手眼,也不会做出经方应该具有的奇效。 5 故而我们不但在病机上提出了表束的三个层面,而且依六病 分类而提出了六病表证之正药,经过验证,在理论上严谨丰满, 在临床上得心应手。 二、前胡药症 前胡首见于 《名医别录》,而现存之 《伤寒》、《金匮》中未 载,但是我们研究仲圣学术需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 《伤寒》、《金 匮》皆是残卷,特别是 《金匮》一书,那就是王洙从一堆烂竹简 (蠹简)中抢救性挖掘出来的一少部分而已,故而读仲圣书会常 见有法无方和有方无法之现象。幸运的是还有象《本经》、《别录》、 《肘后》、《小品》、《千金》、《外台》、《医心方》、《辅行诀》、《证 类本草》、《圣济总录》等一批以述为主、以作为辅的珍贵医学古 籍传承了下来,使得后世尚有章法行迹可以循按。所以我们就不 应该抱残守缺,胶柱鼓瑟,而是应该补录有法、传承有序,真正 的实现为仲圣继绝学,为后世传医灯的历史使命! 《名医别录》是陶弘景撰录汉晋时当世名医之用药经验记录, 汉晋是个经方医学繁荣兴旺的时代,所以里面有大量的珍贵资料。 这里面就记录了前胡的功效: 前胡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 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 精。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这段话被孙思邈一字不差的记录在了《千金翼方·本草中品之上》 6 中,可见药王的书也是以述为主的。孙思邈抄录了后,唐慎微又 完整的抄录在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草中品之上》中,可见唐 慎微的书也是以述为主的。 《证类本草》:前胡。味苦,微寒,无毒。主疗痰满,胸胁中痞, 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 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 半夏为之使,故而前胡配伍半夏的经方常见,也提示我们半 夏有一部分功效与前胡相类 (两药皆有降水逆气逆之效)。 陶隐居云:前胡,似茈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而《本经》上品 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之。亦有畏恶,明畏恶非尽出《本经》也。 此近道皆有,生下湿地,出吴兴者为胜。 茈胡是柴胡的

文档评论(0)

习惯性走路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