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3)政治制度: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二、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①含义: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②关系: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各附
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统治特点: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周朝
1.分封制
(1)原因:周初武王灭商以后,延续了旧的内外服制度;武王去世后发生的“三监之乱”,使
得外服诸官及其附属国威胁中央的问题暴露出来;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定,并有效控制外服地区。
(2)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周王
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面对商人遗族威胁,藩屏周室所需(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使权力分配由商向
周转移,即天下归周。
(3)内容
①对象:主体是同姓王族,异姓诸侯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②纽带:王畿以外的土地及其人民。
③关系:
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4)特点: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5)意义:①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天下共
主的地位,稳定了统治秩序,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
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④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
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
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6)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
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
(7)瓦解表现
①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
②诸侯国之间:为争夺霸权,相互兼并、相互战争,“春秋无义战”是其最突出的表现。
③诸侯国内部: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利,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
(2)目的:协调家庭内部关系,加强统治秩序,解决周人贵族内部权力继承问题,即天下归宗。
(3)内容和特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
具有相对性。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
(4)作用:
①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②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
来),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③稳定等级结构,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
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④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封建政治 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
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