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_实验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平板置于暗色、无反光物体表面上判断试验终点,以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IC。 如果出现低浓度药物琼脂平板上不长而高浓度药物琼脂平板上生长现象,则应检查培养物纯度或重复试验。 影 响 因 素 培养基的质量 药敏纸片的质量 菌液的浓度、纯度、接种菌量 孵育的温度和观察时间 操作质量,等 分枝杆菌与抗酸染色 卡介苗、抗酸染色液、玻片,等 1.掌握抗酸染色的原理、方法和结果判断。 2.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目的要求 试剂和器材 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主要是分枝菌酸 ,一般不易着色,如果经加温或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一旦着色,能抵抗强脱色剂盐酸酒精的脱色,所以又称抗酸杆菌。 抗酸染色原理 涂片、干燥、紫外杀菌、固定 1.初染: 石炭酸复红溶液 加热至冒白烟 5min 2.媒染: 3%盐酸酒精溶液 3min 3.复染:碱性美蓝溶液 1min 结果观察 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 抗酸染色阳性 蓝色背景下菌体红色。 菌体细长略弯曲 有时可见分枝,呈单、成堆或成束排列。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结核杆菌(抗酸染色) 培养基(L-J培养基=罗氏培养基) 培养条件(专性需氧、较长时间) 菌落特征 固体培养基---典型菌落为干燥、坚硬、表面呈颗粒状、乳酪色或淡黄色,形似菜花样。 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 菜花样菌落 结核杆菌(L-J培养基) 课后小结 药敏结果的判断及CLSI标准 抗酸染色的注意事项:加热 报告方式: 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分级报告标准 抗酸杆菌阴性 (-):连续观察300个油镜视野未 发现抗酸杆菌。 报告抗酸杆菌菌数:1~9条/3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1+):1~9条/10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2+):1~9条抗酸杆菌/10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3+):1~9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抗酸杆菌阳性(4+):≥10条抗酸杆菌/每视野 1.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1份/组) 1. 配制不同浓度抗菌药物 2. 配制含不同浓度抗菌药物的MH平板(共11个平板) 3. 点种金葡菌及铜绿于以上MH平板中 第二天实验内容 用刻度尺量取抑菌环直径,抑菌环 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 根据CLSI标准: 敏感(susceptible,S) 耐药(resistant,R) 中介(intermediate,I) 药敏结果判断 抑菌圈直径的测量 抗菌药物 纸片含药量 抑菌环直径(mm) R I S 青霉素 10U ≤28 - ≥29 苯唑西林 1ug ≤10 11-12 ≥13 万古霉素 30ug - - ≥15 庆大霉素 10ug ≤12 13-14 ≥15 环丙沙星 5ug ≤15 16-20 ≥21 克林霉素 2ug ≤14 15-20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评价 抗菌药物 纸片含药量 抑菌环直径(mm) R I S 哌拉西林 100ug ≤17 - ≥18 头孢他啶 30ug ≤14 15-17 ≥18 亚胺培南 10ug ≤13 14-15 ≥16 庆大霉素 10ug ≤12 13-14 ≥15 环丙沙星 5ug ≤15 16-20 ≥21 阿米卡星 30ug ≤14 15-16 ≥17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评价 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解释 原理:将药物混匀与琼脂培养基中,配制含不同浓度的药物平板,使用多点接种器接种细菌,孵育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平板所含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一、目的要求 (1)熟悉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敏感性的原理、操作方法、结果判读和临床意义。 (2)了解稀释法质量控制 二、主要器材试剂 1.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 2. 培养基:MH琼脂 3.器材试剂:无菌NS、无菌蒸馏水、0.5麦氏比浊管、加样器 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 原理:将不同浓度的抗菌药物分别混匀于琼脂培养基中,配制成含不同递减浓度药物的平板并接种待检菌,孵育后观察细菌在含不同浓度药物的平板上的生长情况,以无细菌生长平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待检菌的MIC。 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 含药琼脂的制备: (1)稀释抗菌药物:(倍比稀释法) 配制浓度分别为1.25、2.5、5、10、20、40、80、160、320、640、1280ug/ml的共11种不同浓度的药液。 (2)分别取上述药液2ml加入内径为9cm的标记平板内。 (3)再取融化后已冷至50℃左右的M

文档评论(0)

felix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