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柱 竹帘 王肯堂著《证治准绳》 鸦片战争以后:中医受到歧视新中国以前: 中医伤科以祖传、师承流传,形成多种流派。 上海较著名的有:石筱山、魏指薪、王子平。 七、中医伤科的危机 (1840年—1949年) 建国以后: 个体——群体;诊所——医院 50年代全国各省普遍建立中医学院、中医学校、中医医院 八、中医伤科的新生 (1949年—) 专科化趋势: 手外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科、显微外科等。 现代骨科技术: 关节镜、人工关节、骨移植、显微外科、骨科微创手术技术等。 损伤定义: 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第二章 损伤分类及病因病机 按损伤部位分类 外伤:皮、肉、筋、骨、脉损伤。 内伤: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 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 按损伤性质分类 急性损伤:由于急骤的暴力引起的 损伤。 慢性损伤:外力长期积累作用于人 体引起的损伤。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按受伤时间分类 新伤:2—3周以内的损伤。 成伤:2—3周以前的损伤。 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分类 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按损伤程度分类 轻伤 重伤 按受伤者的职业特点分类 生活损伤 工业损伤 农业损伤 交通损伤 运动损伤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华东医院伤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科学。 中医伤科学定义 是研究运动系统伤病的科学。 骨科学(矫形外科学) 历代使用过的名称疡医接骨正骨正体骨伤 第一章 中医伤科发展史 一、骨伤科的渊源(远古_公元前21世纪) 出于本能,抚摸按压伤处减轻疼痛 用树叶、草茎裹敷伤口 仰韶文化时代(公元前5000—前3000年) 手工业(石器、骨器)有所进步 手术器械—砭刀、骨针、石镰 外伤科医生—俞跗。 《史记 – 扁鹊仓公列传》 “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抉脉、结筋” 1 发明了人工取火 2 发现了外用药(大自然) 3 发现并使用简单的医疗工具 4 发现并使用简单的治疗方法 主要贡献 二、骨伤科的萌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夏、商、周)出现“疡医”称谓 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石针 、骨针治病。 出现人工酿酒。酒可以通血脉、行药 势,也可止痛、消毒。最早的兴奋剂和麻醉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 冶炼技术,青铜器被广泛使用。 甲骨文中有“疾手”、“疾肘”、“疾胫”、 “疾止”、“疾骨”等有关伤科疾病的记载。 伊尹用“汤液” 《甲乙经 – 序》》 “伊尹……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这是医药发展史上的一次跃进,标志着复合方剂的诞生,大大提高了药物疗效,对创伤施行内治具有广泛的作用。 主要贡献 夏代发明了酿酒 商代创制了汤液 商代青铜器的广泛使用,我国针术的萌芽,也是骨伤科应用原始手术医疗工具的萌芽。 周代,出现了专门的医生职业,使医学从巫术中解脱出来而独立,医学本身也出现了分科专业化。 农业繁盛(药用植物种植) 产生八卦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开始萌芽。 医疗分科: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疡医——外伤科医生。 西周、春秋时代 (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476年) 《周礼 – 天官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礼记 – 月令孟秋》“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 三、骨伤科理论的初步形成(公元前475一公元221年 战国、秦汉时代)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五十二病方》载 有52种病,共103个病名。 世界上最早记录应用水银膏治疗外伤感染。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 “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的描述。 西汉:淳于意——两例完整骨伤科病案 一则是堕马致伤;一则是举重致伤 华佗——外伤科医学家(麻沸散、刮骨疗伤、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辨证论治) 主要贡献 现存最早医学典籍 伤科基础理论初步形成 最早应用水银治疗外伤感染 最早出现手术、练功及方药治疗 最早记载破伤风“伤痉” 《黄帝内经》、《伤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