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docVIP

中药鉴定技术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篇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第十七章 动物类中药概述 学习要点 简要阐述学习本章知识点和技能要点(包括重要概念、原理、方法等)。 要求:文字简明,一般2-5条。 第一节 动物类中药的应用与研究 一、动物药的应用概况 动物药在我国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了蜂蜜、鹿茸、麝香、阿胶、蕲蛇等的药用和珍珠、牡蛎等的养殖。据统计,历代本草共收载动物药600余种。我国的药用动物资源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药用动物资源调查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编写出版了一批药用动物资源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中国药用动物志》(1979—1982年),收载药用动物832种;《中国药用动物名录》(1987年),收载药用动物348科1157种;《中国动物药》(1981年),收载动物药564种;《中国动物药志》(1995年),收载动物药975种,药用动物1546种;《动物本草》(2001年),收载动物药1731种,药用动物1567种。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药用动物约1 850种。 近年来,动物药的开发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如对斑蝥的抗癌与刺激骨髓产生白细胞作用的研究;对鹿鞭、鹿胎、鹿茸血、鹿肉、鹿骨、鹿角胶、鹿尾等的开发应用;对藏药塞隆骨的研究,开发出具有散寒止痛、舒筋活络、强筋健骨作用的虎骨代用品;多烯康胶丸、蚓激酶、灵猫香、龙涎香、紫胶色素等动物药产品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二、动物药的养殖与生产 由于药用动物多为野生,变野生为家养是防止野生动物资源减少的重要途径。目前,人工养殖的动物药已达30多种,并已成为商品药材的主要来源。如人工养麝、活体取香;鹿的驯化和鹿茸的生产;河蚌的人工育珠;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全蝎等的养殖等。目前在加温饲养、人工饲料配比、疾病防治、杂交及人工授精等新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可喜进展,如1988年第一代经人工授精繁殖的林麝已在我国获得成功。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动物药的人工培植或合成方面也成果显著。如人工培植牛黄;活体引流熊胆汁;人工合成麝香酮;人工合成抗癌成分斑蝥素等。在药用动物的驯化技术、饲料生产技术、繁育技术以及动物药工程化生产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从珍珠、僵蚕的人工培养到蝎、蜈蚣、蛇类的电刺激采毒;从鹿的控光增茸到麝的激素增香,使产量提高了许多倍。鹿茸细胞和麝香腺细胞的组织培养,使动物药生产进入了生物工程时期。 三、动物药成分的研究 由于某些动物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常与人体中某些物质相似,因而可直接用于改善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近年来陆续从药用动物中发现了一些疗效显著的物质,如蝮蛇毒中的蝮蛇抗栓酶已用于脑血管疾病;蟾酥中的脂蟾毒配基(蟾力苏)具有升压、强心、兴奋呼吸作用,已用于呼吸、循环衰竭和失血性低血压休克;甲壳纲动物及昆虫中含丰富的甲壳质,可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并有降胆固醇、降血脂作用;鹿茸中多胺类化合物是刺激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有效成分;地龙的解热作用与其游离氨基酸含量成正比;中华大蟾蜍的糖蛋白具有强心、利尿作用;乌贼墨主要成分黑色素蛋白有止血作用等。 常见的动物药活性成分主要有: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包括蛋白质、动物毒肽、酶及糖蛋白,如蛇毒、蜂毒、水蛭素等;生物碱类:如乌贼墨的主要成分黑色素蛋白中的黑色素、地龙中的次黄嘌呤、麝香中的麝香吡啶等;甾体化合物:这类成分在动物界中广泛存在,具有生物活性的较多,如性激素、胆汁酸、蟾毒、蜕皮激素及甾体皂苷等;酮类和酸类成分,如麝香中的麝香酮、广地龙中的琥珀酸、蜂王浆中的王浆酸等。 四、海洋动物药的研究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如软体动物门的石决明、牡蛎、海螵蛸、珍珠母,脊椎动物亚门的海马、海龙等。《中国海洋药物辞典》载有海洋动物药1 431种,以海洋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各种成药近200种。现代研究证明,海洋动物药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作用,并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确切疗效。如从棘皮动物的刺参中分离出的刺参黏多糖,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氧化作用;海参的活性成分除黏多糖外,主要是海参皂苷类,如海参素A、B等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和抗真菌活性。此外海洋动物海星、南海软珊瑚、海葵、合浦珠母贝等的研究都比较深入,成绩巨大,前景喜人。 五、动物药代用品的研究 在我国33种因资源稀少而紧缺的中药材中,动物药多达25种。动物药资源代用品的研究是解决动物药资源匮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品种鉴定、理化分析和药效学、临床研究,在扩大新药源、寻找类同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人工牛黄、鹅喉羚羊角、人工引流熊胆、人工培植牛黄与新阿胶(猪皮胶)等已为临床所采用。不仅开辟了动物药的商品来源,也有力地保护了多种珍稀濒危药用动物。 第二节 药用动物的分类 动物分类学是一门识别动物种类、研究动物系统的科学。依据动物细胞的分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