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民谣歌手档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谣歌手 中国民谣歌手之一何国锋 档案: 1975 年生于河北。 1992 年入伍。 1995 年来北京至今。其间担当过保洁员,保安,琴行工作人员。 1999 年组建 “美好药店 ”乐队。 2002 年 7 月签约 Badhead厂牌。 2002 年 12 月,首张个人现场录音专辑《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由 Badhead发行。 有的人做音乐是在做人,有的人做音乐是在做科学家,有的人做音乐是为了革命,有的人做音乐是在做诗人,有的人做音乐是在做暴徒,有的人做音乐是在做小偷,有的人做音乐是为了卖身 ,, 我相信音乐不是自私的,我做音乐是为了我们一起幸福 ,, 中国民谣歌手之二万晓利 档案: 1971 年生于河北。 1990 年至 1994 年在酒厂上班,其间加入过一些文艺团体。 1997 年来北京至今,娶妻生子。做职业酒吧歌手。 2002 年 7 月签约 Badhead厂牌。 2002 年 12 月,首张个人现场录音专辑《走过来,走过去》由 Badhead 发 行。 1 / 7 万晓利一付清瘦的身材,眼睛细长而亮,有修长的手,长发飘飘时像极古龙小说中的剑客。 如今光头,更像一个冷静的刺客。黄昏之后,他背着他比剑温柔百倍的武器,和饭后散完步准备回家的人擦身而过,来到最明亮最嘈杂最浮华之地,坐在那些饭后不想回家的人面前,要一杯酒,开始歌唱。他的武器是吉他和歌喉。 中国民谣歌手之三周云蓬 周云蓬,最具人文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 9 岁时失明, 15 岁弹吉他, 19 岁上大学, 21 岁写诗, 24 岁开始随处漂泊。窥破秘密的沉默,审视命运的呼吸, 我希望我可以和命运合二为一。 那份庄严的豁达一如庄周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的《逍遥游》。 档案: 岁的时候,是并发性白内障,是别的病引起的。 1994 年毕业长春大学的特教学院中文系 2003 年签约于摩登天空旗下 Badhead厂牌,同时录制首张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周云蓬,盲诗人、民谣歌手, 9 岁失明, 15 岁弹吉他, 23 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以弹唱为生,目前定居北京。整张专辑作品优美却不流蜜,简约却不枯燥,黯然却不神伤,深邃却不晦涩,为最具人文气质之作。 看似沉默如谜,却仿佛早已窥破命运的秘密。 中国民谣歌手之四胡吗个 生于鄂西山地土家族农家, 1995 年毕业于华中师大地理系。 一位实力派新人,他集词、曲、唱、编、乐器演奏、制作、录音、企划、宣传、文案、封套设计、造型、化妆、抄写员、炊事员、司机(自行车)为一身,是一位前无古人的 “N合一 ”创作型歌手。 档案: 2 / 7 楚国人 1973 年生于鄂西火山村 1991 年毕业于夷陵中学 1991 年 9 月―― 1995年6月 住在华东师大陪同学读书 1996 年 8 月至今,在北京租房子玩 1998 年 12 月签约摩登天空 Badhead 中国民谣歌手之五贺西格 在没有听到贺西格的琴声之前,我首先是被他富有棱角的形象所打动,那一副面孔有着马背民族的刚毅,如鬃的长发更增添了他飘逸的气质,而眼角则流露出一种信马由缰的傲慢。 贺西格,蒙语中大富大贵的意思。七六年生于内蒙古昭乌达盟 -阿旗 -巴音温都尔苏木 -达尔汗嘎查。贺西格家乡的草原置身于纳莫勒奇和达尔汗两座高山之 间,并有清澈的哈黑林河缓缓流过。葱郁茂盛、绵延狭长的草原给了贺西格内敛的气质和细腻的情感。 贺西格儿时在学校发现了同学手中的四胡,一种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四胡独特的音色让贺西格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冲动,回到家里,他对阿爸拉西冬日布说出了这个心愿,于是阿妈参丹拿出十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一个人半个月的生活费),让嘎查里的木匠给做了一把四胡。 这就是贺西格的第一件乐器。一个木匠做的四胡,让贺西格一直认为一件乐器交给一个木匠去做,有些说不通,但这毕竟是他音乐生涯的开始。贺西格的阿爸是会演奏四胡的,但贺西格却跟从一个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一个脾气暴躁的民间艺人成为贺西格的音乐启蒙老师。 那年,贺西格刚刚十二岁。 十六岁,贺西格开始无师自通地拉起马头琴,并于两年后拜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的弟子巴亿拉为师,苦心研习。贺西格的第一把马头琴是从邻近的沙布台嘎查一个名叫哈斯绰罗的牧民手中借来的,这是一把用一只羊换来的马头琴,虽然很破,但是它成就了贺西格的音乐梦想。 3 / 7 成年后,贺西格用他的琴声告诉我们: “马头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马头琴,蒙语又称 “绰尔 ”,公元 13 世纪已开始在蒙古族中广泛使用。据记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初至元上都, 返回欧洲时将该乐器带回,此时比欧洲小提琴的出现要早三百年。马头琴,细腻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如大提琴。这仅有两根弦索的乐器,竟然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令其他乐器望其项背。据传,最早的马头琴,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