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同伴的影响当代青年心理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伴的影响 同伴、同伴关系 同伴 同伴是指相互之间社会同等地位的人;或者至少目前来说,是行为复杂程度相 似的个体。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就是指同龄人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 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实验研究 1)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 哈洛(Harlow)的恒河猴社会性发展实验 (1)完全隔离 (2)有同伴没有母亲 (3)有母亲没有同伴 只有母亲 异常的行为模式,回避或攻击 只有同伴 彼此依附很紧,强烈的依恋;遇到挫折就焦虑不安,对群体外成员攻击 2)来自人类的相关研究 安娜等关于6个3岁战争孤儿的报告 彼此依恋,体贴,分开焦躁不安 对治疗中心职员冷漠和敌意,一年后建立积极关系 英格兰特别治疗中心的研究 研究发现,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更容易出现下列 问题: (1)学校适应困难 (2)孤僻、退缩、冷漠、压抑 或其它心理失调 (3)品行不良乃至犯罪 同伴的作用 1.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 爱、亲密和可靠的同盟 归属感或包容感 工具性或指导性帮助、抚慰、陪伴和增进自我价值。 同伴的作用 2 、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 皮亚杰(Piage ,1926,1932) 沙利文(Sullivan ,1953) 哈特普(Hartup ,1977) 提供了平等交往的机会 学会理解并重视他人的观点 学会解决人际冲突,相互协商、合作 在不同年龄同伴交往,学会同情、关怀等亲社会行为,以 及寻求帮助、尊重或顺从等社会技能 学习他人反应,促进人际敏感性 不同的社会性参照,特殊的信息渠道,开阔认知 3.积极的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关注 赞赏 镜中我 社会比较 人格是由个体的社会关系塑造的 同伴交往的特点 (1)2 -12岁,儿童与同伴在一起 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与成人的交往 越来越少 (2)1-2岁,儿童就更多的与同 性同伴玩耍 (3)性别分离时期,男女形成不 同的社会关系类型:男孩是“群”, 女孩是“对” 同伴接纳 1.同伴接纳是同伴关系的一种,它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 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 同伴测量技术 同伴评定法(z1,z-1,-1z1 ) 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SP,SI,ZP,ZN) •受欢迎(popular) •被拒绝(rejected); •被忽视(neglected) •一般(average) •矛盾或有争议(controversial)•其余(other) 2 、影响因素 教养方式、气质、认知技能 面部吸引力: 3 岁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5岁时,没有吸引力儿童更加吵闹、活跃、 攻击性 自我实现的预言,他人期望使之更自信、友好 行为因素: 受欢迎儿童更安静、随和、成功发起和维持交往、友好解决冲突 受忽视儿童害羞、退缩,较少尝试进入群体,但不孤独,具有社会焦 虑、自己社会技能差的信念 被拒绝儿童 被拒-攻击儿童: 主动攻击,利用武力挑衅或资源优势支配别人。 狂妄自大,喜欢捣乱。高估自己社会地位。外显的行为障碍 被拒-退缩儿童: 不成熟,对同伴期望不敏感,对任何批评敌意或攻击 意识到自己不被喜欢,孤独,自尊感低,抑郁或其他心理障碍 行为模式预测了同伴地位 同伴拒绝 同伴拒绝代表了某一群体中同伴对个体的态度,代表了团体对某 一个体的“不喜欢” 的程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