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军长征精神到航天精神.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红军长征精神到航天精 神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一代代 官兵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一起, 谱写了中国尖 端科研事业的不朽史诗, 创造了中国航天史 上的一次次辉煌:成功发射40颗卫星、6艘 飞船,和一枚枚火箭……同时, 也付出了 52 个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 20多 岁。 捧读这个先进的群体、这批特殊官兵 的事迹,我们不禁想起了这样一群人和这样 一种精神,那就是红军长征精神。 整整70年前,当三支长征大军在西北 的黄土高原紧紧拥抱的时候,他们的身后, 同样是一部世所罕见的伟大史诗:几乎每天 都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 次,日均行军74华里…… 从长征路到飞天路,贯穿两部伟大史 诗之中的,是同样一种精神。这便是自主创 新、敢闯新路的精神,这便是百折不挠、敢 于胜利的精神,这便是无私奉献、勇于牺牲 的精神。 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首次独立自 主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使党和红 军,使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途转危为安;长 征途中,党领导红军突破了几倍乃至十倍于 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长征途中,英勇的红 军战士跨越了雪山草地, 仅是牺牲的营以上 干部,就超过了 400人。 作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生生不息,航天精神的源头无疑就 是长征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同样靠的是自 主创新,是自强不息,是航天官兵和广大科 技工作者的勇于牺牲和奉献。 面对发达国家 在高技术领域的一系列封锁, 他们靠自力更 生起步,在自主创新中发展;面对恶劣的环 境条件,他们战天斗地风餐露宿;面对一次 次危险的试验任务,他们不惜献出年轻的生 命,即使死后也要选择大漠作为最后归宿, 守望着茫茫荒原万古不灭的篝火,守望中国 航天和尖端科研领域一次次辉煌的腾飞。 他们,无愧于红军的传人;他们,无 愧于长征的接力者。 长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孙 继先将军,在 48年前成为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前身一一中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靶场 的第一任司令员;而参与指挥那场战斗的聂 荣臻元帅,则成了我国国防科技尖端事业和 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元帅和将军,都把自己的归宿选择在 大漠戈壁的发射架下, 而中国的运载火箭也 定名为“长征”,这不仅仅是巧合。 当一枚枚火箭直刺云霄的时候,全人 类几乎都看到了箭体上那两团鲜明的标志: 长征。 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在人类探索太空 的新征程上,长征的后来人无疑会谱写出更 加绚丽的新的史诗。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