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学会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学会爱 前一阵子,在网络上有一段热播的视频:一位年轻人和一位老者坐火车时,因争座位厮打起来,打得一片血肉模糊。也就在前几天,我们乡一个村庄里两家人,因为宅基地发生争执,一位八○后的年轻人被打死。经常看江西电视台的“金牌调解”节目,印象最深刻的是,许多来调解的当事人,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互不相让,有些人虽已是几十岁的人了,但处理事情来却仍像是不懂事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缺乏爱的教育。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懂得怎样爱的人,是一个灵魂不健康不成熟的人。 在我教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高中课本第四册)这篇课文之前,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感觉到,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培养和他人的引导。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哲学家弗罗姆的著作《爱的艺术》。其实,几年前我已读过这篇著作,但那时只是走马观花地阅读,感触不深。当我第一次教读这篇课文时,才真正静下心来品读其中的文字;才真正体会了其中的理论价值,我周边的无数的事实也证明了它的价值;才真正意识到了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努力学习、培养,需要父母老师他人的引导教育。如果一个人在成长的重要时期错失了这样一个学习机会,他就有可能一辈子处于儿童的以自我为中心阶段,一辈子长不大。他就不会爱;也没有能力爱。因为他不懂得“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爱的艺术》)这就是社会上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因为一点点小事,一点点小利益,朋友兄弟成仇,甚或大打出手的事情;因为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而无视他人的需要。真正成熟的爱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你。”感谢编书者,能把这样一篇启人心智的好文章编入课本,让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重要阶段看到它,学习它,学会如何去爱。 其实,在语文课本中不仅有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样的哲学理论著作来指导我们学生如何去爱,还有其它一些形式的作品,比如散文、小说、戏剧等,更加形象真切地让我们去感受爱的真谛。比如我们学习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我们会感受到巴金老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教给我们应该爱他人爱万物爱生活。学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我们更加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的爱意:爷爷对外孙女翠翠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翠翠对爷爷的深沉的依恋关爱;天保、傩送两兄弟对翠翠纯粹无瑕的爱,翠翠对傩送的纯洁专一的爱;天保与傩送兄弟俩真挚无私的手足之爱;还有边城中的其他人,亦无一不是热诚质朴的,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真诚相爱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充满爱和美的人情世态。看后让我们无不动容和羡慕,我们的社会如果也能这样文明健康,人与人之间真诚相爱该多好啊!《边城》一课的学习,就好像让我们沐浴在爱的白河里,享受了一次爱的洗礼,当然也是一次幸福的洗礼。 当学生学习曹禺的戏剧《雷雨》时,会深刻感受到周朴园这个封建资本家的可憎可恶,这个集中体现剥削阶级的专横和自私本性的人物简直不知爱为何物,他不爱妻儿,更不会爱其他人,他只爱自己。他看上去很“爱”侍萍,但她的这种“爱”是多么地虚幻,当活着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是多么地恐惧、惊慌,一改先前的温存,声色俱厉地问侍萍:“是谁指使你来的?”因为在他看来侍萍的到来会损害他的个人利益。这个自私的家伙不懂得爱,自然也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幸福。他尽管富有,体面,在人前是“君子”,在社会上是“贤达”;但其实是孤家寡人一个。在家里,妻子视他如魔王,儿子看他似路人;在矿上,工人(包括他的亲生儿子鲁大海)视他为仇敌,他哪里有什么幸福可言。周朴园这个形象告诉我们不会爱他人的人,最终也得不到他人的爱。《雷雨》这部戏剧为我们的学生塑造了一个不懂得爱的反面典型,让我们的学生看到了只爱自己而不知道爱他人的人,他的人生将多么可怕。 语文课本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印象最深的阅读材料。许多人离开课堂后,仍能如数家珍似地背诵某篇文章中的句子,叙述某个故事的情节,评述某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当然,中学阶段也是利用语文教材对青少年进行爱的教育的最好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引导教育得好,一个人就能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真诚地希望今后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更多更好的关乎人性、关乎爱的教育的好文章入选,也真诚地期待我们的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只是重视字词句章法知识的教学,不只是追逐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应该去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宝藏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心智方面的教育,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知识全面丰富,身心都很健康成熟的文明人。 当然,语文课的教化功能是非常有限的,一个人的成长,学校教育只是一方面,还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但学校教育毕竟是重要的一环,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我愿意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