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阅读能力提升练B卷-《创造宣言》.docVIP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阅读能力提升练B卷-《创造宣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能力提升卷B卷-《创造宣言》 一、综合性学习 1.【2017·丽水】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以丰富,心灵得以慰藉,读完《城南旧事》和《小王子》,我们心中既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又漾起丝丝的温暖。从 下面两项中任选一项,围绕“哀伤”和“温暖”写出相应的情节。 ①英子和妞儿 ②小王子和玫瑰花 答案:示例一:我选①。妞儿身世可怜,一出生就被遗弃,又经常遭到养父母的打骂,最终遭受厄运,英子因此失去了童年伙伴,还大病一场,这一切让我感到哀伤。英子和妞儿天真无邪,有着纯真的友谊,妞儿在英子的帮助下,找到 了生母,母女得以团聚,这些又让我感到温暖。 示例二:我选②。玫瑰花虚荣、多疑、骄傲,让小王子十分苦恼,小王子不懂玫瑰花的柔情,选择离开,后来为了能回到玫瑰花身边,让蛇咬了自己,这些都让我感到哀伤。小王子离开玫瑰花后,一直惦念着她,后来明白玫瑰花对于他来说是世上唯一的,觉得应该对玫瑰花负责,他终于懂得了爱与责任,这一切又让我感到温暖。 二、现代文阅读 [TAG:big]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衡 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 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带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 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主席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 《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 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 [TAG:small] 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TAG:answer] 答案:(1)语文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2)少时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3)要使语言准确、生动,需要平时记背的词句来供选择。(4)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TAG:answer] [/TAG:small] [TAG:small] 2.简要分析文章第4自然段的论证过程。(4分) [TAG:answ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