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王安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王安石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王安石”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王安石 【生卒】:1021—1086【介绍】: 北宋时期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 字介甫,江西临川人。 也称临川先生。 王安石父亲王益,进士出身,一生仕途踊蹬,大部分时间流转于州县任上。 王安石的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四方流转的不太安定的生活,使王安石眼界比较开阔。 父亲死时,王安石年仅19岁。 庆历二年(1042),22岁的王安石中进士,从此开始仕宦生活。 自庆历三年至嘉祐五年(1060),王安石大部分时间都任地方官吏。 这段长达18年的地方官生活,是王安石变法主张和哲学思想形成的时期。 嘉祐三年(1058),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的改革主张,但未被采纳。 嘉祐八年(1063)王安石因母死回江宁居丧。 英宗一朝,他都在江宁。 这期间他得专心于学术,后人将其学术思想称之为“荆公新学”。 宋神宗继位后,于熙宁二年(1069)擢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越年,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变法。 史称“熙宁变法”。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改革运动。 熙宁九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退居江宁,并从事着述,完成了一些哲学着作。 宋神宗死后,年幼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 她支持旧党,反对新法,不到一年的时间,新法尽被废止。 哲宗元祐元年(1086)新法彻底失败。 也就在这一年中,王安石饮恨死去。 王安石一生着述甚丰,着有《易解》、《淮南杂说》、《洪范传》、《周礼新义》、《论语解》、《孟子解》、《字说》、《老子注》、《楞严经疏解》及《临川集》。 其着作大多散佚,现仅存《临川集》100卷,《周礼新义》辑本、《周官新义》以及保存在彭耜编《道德真经集注》等着作中的《老子注》残篇。 王安石的人学思想从总体上说是为其变法制造舆论与理论根据的。 他具有十分鲜明的革新精神,具有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不足恤”的思想。 在王安石看来,“天”没有意志,没有情感,不能对人事的善恶进行赏惩。 他特别强调天人的区分,为人的活动争取地位。 从这样一种思想出发,他对仁、性、情、善、恶等人学的范畴和概念都作了自己的解释。 王安石的人学思想表现出经世致用与战斗性的特点,并对宋以后的人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天变不足畏 王安石为了变法斗争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不三足”的思想。 “熙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时王介甫言于上,以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不足恤。” 另据杨仲良《长编纪事本末》卷59《王安石事迹上》载“三不足”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在王安石看来,“天”没有意志,没有情感,不可能对人事进行赏惩,只是自然之天,是“与人了不相关”的。 因此,自然界的奇异变化是不足畏的,因为“天”变与人事不相关。 如熙宁八年冬十月东方出现彗星,神宗问凶吉,王安石说:“臣等伏观晋武帝五年彗实出轸,十年轸又出孛,而其在位二十八年,与乙已占所期不合。 盖天道远,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 天文之变无穷,人事之变无已,上下傅会,或远或近,岂无偶合?此其所以不足信也。” 王安石用天人相分的观点,解释了彗星的出现属自然现象,因此与人类祸福无关。 同时揭示了用自然现象附会人事变化的思想是没有根据的。 王安石“天变(或天命)不足畏”的命题,反映了他对人事的关怀与重视,也是他的人学思想的精华。 (2)论知人 在王安石的人学思想中,知人善任的思想是有其独特性的。 他认为,知人是前提,只有知人,才能善任。 但是,知人十分困难,因为一个人是处在变化之中的。 他说:“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非终然也,规有济焉尔。” 特别是那些贪、淫、佞之人,不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乃至观其一生的所作所为,是难以下结论的。 如他举例说:“王莽拜侯,让印不受,假僭皇命,得玺而喜,以廉济贪者也。 晋王广求为冢嗣,管弦遏密,尘埃被之,陪扆未几,而声色丧邦,以洁济淫者也。 郑注开陈治道,激昂颜辞,君民翕然,倚以致平,卒用奸败,以直济佞者也。” 因知人之难,所以王安石认为“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古人一也。” 据此,王安石还谈到善任人的问题。 他认为汉高祖是一位善任人之君。 如“萧何刀笔之吏也,委之关中,无复西顾之忧。 陈平亡命之虏也,出捐四万余金,不问出入。 韩信轻猾之徒,与之百万之众而不疑。” 为什么汉高祖敢于这么做呢?”盖高祖推己之心而置于其心,则它人不能离间而事以济矣。” 在王安石看来,知人是善任的前提,但善任却不只是选择贤人、忠人,而是认为“一人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也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只要将一个人放置在合于其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