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唐才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唐才常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唐才常”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唐才常 【生卒】:1867—1900【介绍】: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 字绂丞,后改佛尘,号洴澼子,湖南浏阳人。 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自小接受封建教育。 曾师事学者欧阳中鹄。 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力主变法维新,宣传爱国、维新和民主、民权等思想,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激进分子。 曾先后担任《湘学报》主笔,湖南时务学堂分教习,南学会议事会友,《湘报》总撰述,并在浏阳创办算学馆、群荫学会,对推动湖南地区维新运动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百日维新失败后,奔走于香港、南洋、日本、上海之间,一方面与康、梁等保持联系,一方面同孙中山、陈少白等革命党人进行接触,研讨救国方略;1899年冬,在上海组织“正气会”。 不久改名“自立会”,被选为总干事。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趋于高潮之际,他在上海召开“中国国会”,同时以武汉 为中心,在长江中下游积极组织自立军,并策划武装起义,事泄,被捕就义。 唐才常生前与谭嗣同交往颇深,但其思想却比谭保守得多,内容也比较贫乏。 在哲学上,他力图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说明宇宙观问题,具有明显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色彩。 在人学方面,他论述独与群、私与公的关系,要求人们发挥爱力与热力,以挽救危难之中的中国。 其主要着作有《唐才常集》。 (1)易独而群,易私而公 唐才常认为,要克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保种图存,必须对人民进行教育,使之合群、破私、团结互助。 他说:“凡百君子,不欲图存则已,如欲图存,则易独而群,易私而公,易倾轧排忌之心而守望扶持”。 因为“涣不敌萃,独不敌群,私不敌公”,犹如一条孤船行于大江巨湖之中,突遇礁石撞破船底,且狂风暴雨,惊涛蔽天,这时倘若船中之人能够“生死同之,其耳目手足心思,直并为一人之用,而随波上下,呼吸相通,那么,便能转危为安。 反之,如果舟中人“前后不相顾,声息不相通,且反唇相稽,怀私牵掣以为快”,甚至“维断舟复,犹忿争于奔湍骇浪中”,那么,最终势必同归于尽,而且“慒然不知其所以致死之由”。 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在中国面临瓜分灭亡的危急时刻,只有人人克服小己之私,服从群体之公,发扬同 舟共济的精神,利群固群,克服自我,实现群体的价值,才能保种图存。 他认为,西方所以富强,是由于人人“思富强其国而顶踵不恤”。 他非常赞赏西方的政治制度,认为正是这套制度恰当的调剂了公私利益。 他说:“至其君民各项公私之权,有国会以维持之,有议院以是非之,有公法以衡酌之,有律师以审断之,故能民气舒而国基固”。 中国的情形正相反,从上到下,人人各怀一私字,“官私其权,民私其力,商私其利,士私其字”,结果导致“上下不通,官民睽隔”,“四万万其人且四万万其心焉”,造成国家涣散。 唐才常大力提倡破私固群,强调个人利益应服从国家和群体利益,以便投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性质和进步性。 但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看作是“公”的典型,则是不恰当的。 (2)“爱力——热力”说 唐才常指出,要破私固群,就必须发扬“爱力”,“爱力”是固群强国的根本动力。 在他看来,西方国家所以日益强盛,“无他,有爱力以绵之也”。 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所以“日起有功者,类无不出其爱力、公心以相护持”,结论是“爱力绵,斯国力固”,“人人出其爱力以保国权,而国不富 强者,未之有也”。 据此,唐才常主张弘扬墨子的“兼爱”说。 “欲救今日士农工商各怀私心之病,则必治之以墨学”。 唐才常又进一步指出,人们对国、对群、对他人的爱,又产生于“热力”。 “彼西人者,人人耻国之耻,事国之事,权国之权。 ……普之辱于拿破仑,法之蹶于师丹,而若君若臣,若男若女,若老若幼,资赍涕演,摽心酾血,播之诗歌,宣之衢巷,若是者何也?热力之所摩也”。 所谓“热力”,指人们对国家群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和对他人的热忱、热心、热情等主观感情。 他认为,这种“热”必然产生巨大的力量,“热之所到,诚即随之,而上九天,而下九渊,摩所诅矣”。 “热气”直接关系到文明程度,“扩其量则文明而强,亏其实则野蛮而瘠。” “热力速而涨者,其民必智,其国必新;热力大而神者,其民必仁,其国必群”。 在他看来,欧美和日本所以迅速富强,就是人人能够发挥其热力。 而中国对热力则“反其道而用之”,“读科名则热,谋仕进则热,工私营则热,逐锱铢绳头之利则热;甚至昏夜乞怜,屏气匍匐则仍热,门户争岐,灭顶濡尾则仍 热”,而对于国家群体之大事,却冷如“太古之僵石,已陨之流星”,结果势必导致国家的削弱衰败。 所以,要使中国富强,就必须“以热学激宕之,热力乾摩之”。 要教育人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