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托尔斯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托尔斯泰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托尔斯泰”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托尔斯泰 【生卒】:1828—1910【介绍】: 俄国作家。 生于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 父亲是伯爵,母亲是公爵的女儿。 1岁半丧母,9岁丧父。 1841年监护人姑母奥斯坚·萨肯去世,由在喀山的姑母尤什科娃监护,于是全家迁到喀山。 19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系。 次年转到法律系。 1847年退学,回到故乡雅斯纳亚·波良纳。 在这里渡过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 1849年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第二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 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在军中服役,后被提升为下士。 1854年加入多瑙河部队,参加克里木战争,任炮兵连长。 从高加索时期开始创作。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结识了一大批作家。 1856年以中尉衔退役。 第二年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漫游,使他更清醒地看到俄罗斯的落后。 他主张改革农奴制,但不赞成通过革命的方式。 1851—1862年间创办许多农村学校,同时考察欧洲教育。 他对农奴的同情,引起贵族农奴主的敌视。 1862年家里被宪兵搜查。 这段时间与农民的接触,使他思想开始转变。 1862年9月结婚,因思想不一致,家庭不睦。 托尔斯泰在50年代到60年代初创作的作品大多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 例如带有自传性质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三部曲。 《袭击》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军事小说是根据自己的军旅生活写成的。 他从1863年开始写作《战争与和平》。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地主阶级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 场上。 不时从事体力劳动,如自己耕地、缝鞋、帮助农民盖房子。 1881年迁居莫斯科。 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高潮期,他的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20年代中期开始,更强烈的批判社会现实,引起沙皇当局的仇恨,以《复活》出版为借口,指责他反对上帝,还用东欧政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了他的教籍。 1902年致函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废除土地私有制。 1905年革命失败后,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他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表示反对。 晚年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复活》。 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20日在一个小车站上逝世。 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一方面揭露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腐败,控诉他们对广大劳苦农民的压迫和剥削,对人民寄与深切的关怀和同情,但另一方面,他又不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手段解放人民,幻想通过人的道德自我完善、普遍的爱 来改造社会,建立没有贫富差别的和谐的大同世界。 托尔斯泰的矛盾是时代造成的,是俄国农民革命时期种种矛盾的反映。 (1)人人皆兄弟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阐明的一个主题。 他描写了一个残忍的法国将军,在审判一个企图谋杀拿破仑的俄国贵族青年时,由于心灵的勾通,而赦免了他,没有将他枪毙。 他写道,他们相互对视了几秒钟,这个注视,越出了一切战争与法律的条件,使两人之间发生了人类的关系。 他们同时模糊地感觉到无限数量的事物,并且明白了他们两人都是人类的子孙,他们是弟兄。 在托尔斯泰看来,当将军把青年当成人看的时候,他就不可能轻易地枪毙他而不受良心的责备。 托尔斯泰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而且在政论文阐述了这一主题。 他认为人类的幸福在于相互团结,艺术应该促进人类的友爱与联合。 优秀的艺术应该传达的是所有人都能体会的感情,应该使所有人联合起来。 而能把所有人联合起来的感情只有两种;一种是从上帝与人之间父子般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兄弟般的情谊中流露出的感情,一种是最朴质的感情,即日常生活 中大家都体会得到的感情,如欢乐之感,恻隐之心,朝气蓬勃的心情,宁静感等。 (2)人的两重性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表现的主题之一。 他断言,在任何人身上都有两个人,也就是每个人都有双重性。 一个是精神的人,专门为自己寻求那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个是动物的人,专门只贪图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的幸福。 托尔斯泰认为,同一个人身上的这两个人,有时这个占上风,有时另一个占上风。 他否认有完全善良或残忍、聪明或愚蠢、勇猛或怯懦、热烈或冷淡的人,这些不同的质都汇集在每一个人身上,只不过有时这种多些,那种少些,有时相反,这种少些,那种多些而已。 不可能存在只有善良品质,好品质而没有坏品质的人,也不可能存在只有坏品质,而没有好品质的人。 人们通常总是把一些人分为好人,另一些人划归坏人,这是不对的。 在托尔斯泰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人类品性的根苗,只不过有时这种品性流露出来,有时那种品性流露出来罢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