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都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楚念头的原因。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进少年的话而对众臣下死命令,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在何处。
教学方法
激趣——引导——思考——讨论——感悟——迁移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布置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几个吗?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师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3、《螳螂捕蝉》这篇文章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
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 瞄准 毫不介意 螳螂捕蝉 隐伏 念头 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 侍奉 固执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诸侯 得奖
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2、理解词语意思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祸患:祸事;灾难。
三、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
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
(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
(3)学学这位 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B、大臣为国家着想
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
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四、细读课文,了解结果。
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出国的念头。
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2、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3、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
五、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
1、学生自由读文。
(指生读故事;出示这段文字)
2、了解故事:
(1)在少年的故事中,出现了几个关键的角色?
蝉、螳螂、黄雀、(学生说,教师板书)
(2)它们各自在做些什么?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3)想想它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4)蝉、螳螂、黄雀,它们只顾到眼前的美食,却不知道身后的什么?
3、出示词语、讲述故事
(1) 蝉 悠闲 自由自在 ( 却不知道)
(2)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a 指名读 齐读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根据这几组词语,自己来练讲一遍故事。
b 自由练习讲故事
3、教师引出成语: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学生说 教师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少年的这个故事讲得怎么样?(生动、有趣、有意思)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
六、引导探讨“道理”:
1、过渡:少年只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吗?(显然不是)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请找出文中直接说明少年用意的句子。
2、指生回答。交流
出示:“蝉、 螳螂 、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呢!”
(1)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蝉、 螳螂 、黄雀,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2)引导: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_《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草房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黄鹤楼送别》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爱如茉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爱如茉莉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螳螂捕蝉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信息技术_《超声波传感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信息技术_《超声波传感器》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三打白骨精》之相约《西游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三打白骨精》之相约《西游记》第二课时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大江保卫战》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天鹅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中级财政税收-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押题密卷2.docx VIP
-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课件.pptx VIP
-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全册知识点填空练习(分单元课时编排,附参考答案)(2023秋最新版).pdf VIP
- (整理版)哈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pdf VIP
- 《SPSS培训教程》课件.ppt VIP
- 气球广告公司合伙协议书.docx VIP
-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之实词推断.pptx VIP
-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采访教师)汇编.pdf VIP
- QmlBook中文手册[有书签].pdf VIP
- PMC生管物控基础知识培训.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