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进一步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感受名曲《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领悟盲人阿炳是借音乐声倾吐心声,配合音像手段,指导学生用心地听、看、读、想,立体化、多角度地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意蕴美和韵律美。 教学过程: 一、特色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开学至今,陈老师已与你们相处了六周了,六周来,你们是否跟进了陈老师的步伐,是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天这节课,就是最好地证明! 希望这节课,同学们精神饱满,像我眼前的这盆盛开的康乃馨一样,出彩! 2.每日“经典分享” 李尚原同学,课件展示推荐书目——《少年读史记》 师:谢谢李尚原的精彩分享!你们记住书名了吗? 3.积累本中的“每日一得” 温故: (1)本周,綦校长给全体师生的‘每周推荐’(学生齐诵) (2)昨日积累的“名人名言”,谁能来诵一句? 师:今日,送给大家的“名人名言”,作为我的导课。 一本好书,读来受益终生; 一处好景,赏来身心愉悦; 一首名曲,听来感同身受(“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像亲身经历一样”) ——陈老师 …… 师:省略号留给大家,你学着陈老师再写3行,写在积累本上。 好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本,齐读课题 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请看屏幕 二、检查预习,读书有痕迹 (一)读书要有痕迹 1.标出自然段 2.在文中圈出生字词 师:在文中,词语不离句子,谁来读(指读) 看课后生字表,谁想给大家提个醒(惠、喷、享的易错部位,学生标记) 3.用“ ”画出积累的词语(指读) 出示文中二字、四字词语:齐读 4.标出感受深或者能体现中心的语句(指读) 评价:同学们预习的不错!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我们刚刚学了精读和略读,你还记得略读吗?(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方法) 请同学们略读全文,想想: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1.文章的主要内容(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2.《二泉映月》曲子的旋律、内容、意境 3. 二泉映月是一种优美的景致 评价:大家说得好! 三、精读感悟,置身情境 (一)一处好景,赏来身心愉悦 师:二泉映月是一处景儿,打开书,去找找看 1.师: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 (1)“无锡的惠山……第二泉” 师:文中的二泉就是这么来的呀!这就是二泉,学生看图。 (2)“水面月光如银……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耳畔” “静影沉璧”指的是什么?(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泉水中) “璧”的意思是?(美玉) 师:一轮圆月倒映在泉水中,就像一块怎样的美玉呀?(洁白的、透明的、像个大圆盘,真美哪!)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激荡” 评价:大家找的很用心!” 2.教师出示学生找到的四句话: (1)自己读句子,从中找出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来(指说) (2)师:老师把你们刚才找到的词语串成了一首诗 教师引读“中秋之夜”,学生齐读“茫茫月夜……” (3)问:你读出了什么?(优美、安静、清幽的感觉) (4)老师美读,你再来体会 (5)大家再来读,进一步感受二泉映月的优美,“中秋之夜”师引读,学生齐读。 (6)师:可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黑暗) 师引读:他看不到这 生:茫茫月夜,月光如银 他看不到这 生:一泓清泉 他也看不到这 生:月光似水,静影沉璧 他更看不到这 生: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二)一首名曲,听来感同身受 第一部分: 师: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中秋之夜,在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又在听些什么? 1.他在想些什么?(指读) 师父说了什么话? 2.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坎坷”这里是什么意思?(不顺利的人生) 换个词来表达?(苦难、屈辱、悲惨、痛苦、穷困) 3.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读读,指读第3自然段(十多年……幸福的生活呀) 4.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已经有六、七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 (1)课件出示:“竞合乐学,互动探究”要求 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阿炳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在街上卖艺,他会有着哪些苦难、屈辱、悲惨的经历呢? 请大胆想象,用语言表述出来。(不小心撞了小摊,一天的钱没了;碰翻了别人的东西,拳打脚踢;夏冬痛苦难熬;不给富人拉琴,挨揍……) 评价:同学们交流的很好 (2)看课件,师引导学生说“又冷又饿;酷热难耐;痛不欲生”等词语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