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责任”打造学校品牌
?
【编者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人类理想与良知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不过,当前独生子女安于享受、责任感逐渐流失的现象日趋严重,而未来社会发展对公民责任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为此,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将“责任”定为校训,提出了“责任引领,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责任的公民”的办学目标,通过“责任文化”建设,努力让责任走进每个师生的灵魂深处,为他们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增加时间,拓宽空间,夯实基础。所以,陶继新先生对这所学校实行采访之后,围绕“责任”问题,又于2009年6月25日,通过QQ,与其校长丁新忠实行了一场对话。
构建浓郁的“责任”氛围
【丁新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发展学生的责任水平,需要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这样的责任传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这种状态下形成的责任行为能够融入学生的灵魂,能够成为学生执著的信念。为此,我们通过发动全体师生,对学校环境“以我的责任我承担”实行责任打造,力求使每一寸土地成为生长责任的沃土,每一块墙壁成为承载责任的平台,每一个教室成为生产责任的空间。
【陶继新】责任作为学校文化的范畴,有着无处不在的特点。文化的核心是内化,必须排拒强制而亲近熏染。当责任悄然走进全校师生的心里之后,责任作为你们学校的文化品牌也就形成了。
【丁新忠】首先,围绕“责任”这个主题,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精心规划校园各类建筑设施,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精、细、美:在正对校门的教学塔楼的墙面上镶嵌刚劲有力的“责任”两字;中央大道两边的长廊橱窗里悬挂的是行政每天的责任“五问”、师生每天的责任“五问”、二中老师的责任“承诺”、二中学生的责任“承诺”以及责任师生、责任家庭的感人事迹等内容;在学校所有的楼梯台阶一侧粘贴中外古今的责任名言。
【陶继新】在你们学校,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内容几乎都有“责任”在无声地说话。耳濡目染,责任就会定格在师生的心里,逐步变成与责任相系的行动。
【丁新忠】其次,我们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展开了“一句话说责任”责任格言征集活动,并将征集到的责任格言让有美术基础的师生配以与格言内容相一致的图画。将语言与图画结合,把师生对责任的诠释做成精致的壁画,在走廊、教室、办公室中布置,让师生朝夕相“见”。本学期,在学生对责任有一定的理解后,又再次向学生征集责任格言,角逐出优秀小书法家,让他们书写出来,张贴在校园内,取代了原先的名人名言。
【陶继新】“一句话说责任”责任格言是对责任的高度浓缩。为此,他们有的需要查阅很多资料,有的需要反复思考,有的需要他人的点拨,更多的是自己的生命感悟。因为来自师生的“得意之笔”,所以人人都会自我欣赏。特别是配画作为壁画展出之后,这些格言就有了特别的诗情画意。于是,责任形成就不再是简单枯燥的道德行为,而是有了审美的愉悦。
【丁新忠】再次,我们还在全校师生中征集“校园彩铃语言”,让全校学生一起思考每一节课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将征集到的最佳“责任要求”用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做背景,制作成校园“彩铃”,以便让师生在每一次上下课的过程中反复“聆听”。让学生在责任的环境中感悟,在责任的校园中提升,使学校常规管理的制度和要求真正内化为师生的自我需求,内化为全校师生自我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自觉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让学生在责任的情景中体验感悟、学会负责、学会判断、学会选择,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教育特色、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陶继新】“壁画”悦目,而“彩铃”则动听。听的过程不但悦耳,而且还会在不知不觉中记诵在心。这种无意识记忆,因为乐在其中,就比机械记忆特别是强制记忆更容易深入心灵。于是,责任言行,也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之中沛不过出,形成“道法自然”的一道文化风景。
责任田”让人人守土有责
【丁新忠】责任改变命运,责任成就未来。责任目标一旦确定,就要付诸行动。当然,必须遵循知行合一的规律,找到推行的抓手,搭建实践的平台。否则,责任文化建设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起不到应用的效果。
【陶继新】从王阳明到陶行知,都在倡导知行合一。知与行是彼此相联的,王阳明甚至认为这是一回事。关键是,知当系心理层面的良知与责任,行则是与这个心理相一致的行动。
【丁新忠】对我们的很多行动,对符合规律的行动,古人已经作了很好的哲理概括。遵循知行合一,我们要求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渗透到一言一行之中。我们为全校每一位同学分配一份“责任田”——负责一个包干区的清洁卫生,协助好一位同学的进步,承担一次社区服务,做好一名志愿者。
【陶继新】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责任”关系重大,不过,却要一点点地落实。您将这重大的责任分配到人,而且各有自己的“责任田”,让大家守土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