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青花瓷与中国文化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
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随着周杰伦这首《青花瓷》红遍全国,青
花瓷,作为一种恬淡优美,素雅绝伦的瓷器,再一次吸引了文人雅士乃至市井流民
赞叹的目光。对于中国人,提起瓷器,最耳熟能详的只怕便是青花瓷了。这不仅是
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瓷器史上难得的长盛不衰的名瓷,还源于它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
一个符号,融入了华夏子孙的骨血,哪怕初次相见,也像是隔了千百年轮回的宿缘。
它不仅是中国瓷器史上一抹光耀的“青”,也是中国文化中一抹淡雅的“青”。
青花瓷( blueandwhiteporcelain ),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属釉下彩
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
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所以青花皆是白胎青彩。
制作青花瓷所用青料种类繁多,质地色彩也各有特征。元朝流行过一种苏麻离
青,制出的青花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明朝则出现了平
等青、石子青、回青等。平等青呈色淡雅、青亮、稳定,石子青发色灰暗甚至
发黑,回青则多与石子青共用,可以调色。到了清康熙年间就出现了珠明料,
发色明丽纯正。现代则多用化学青料,有点是廉价易得,缺点是缺乏天然青料
的美感。
除了青料外,款识也是鉴别青花的重要方面。我国古代青花瓷,瓷器底部
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
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纹
饰款五大类。用写、刻、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 , 称为纪年款。出现
于明永乐年间,用于记录烧制年代,多标注帝王年号。吉言款则是书写含有吉
祥寓意的词句,多见于民间青花瓷。比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等,表
达的是一种美好期盼。堂名款是以典雅的堂名、人名书写在瓷器上,作为私家
收藏的标志。有“浴砚书屋”、“白玉斋”等。赞颂款寄托了陶瓷艺术对瓷器
的喜爱之情,如“玉石宝珍”、“今古珍玩”等。纹饰款,又叫“花样款”,
以简练的图案装饰器底,为民间青花瓷的特色款识,与篆刻中的“肖形印”有
异同工之妙。图案有博古图、暗八仙、八吉祥等。其实,青花款识不仅代表了
青花的年代和价值,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烙印。从“浴砚书屋”到“长命富
贵”,既是青花雅俗共赏的体现,也是青花饱含人文精神的证明。
其实,青花的诞生本就得益于大的文化背景,其一代一代发展更是伴随着
中国文化的变迁。
根据现有考古发现,青花起于唐朝。唐青花青料发色浓艳,胎质多粗松,
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可以说,唐青花还不能登
大雅之堂。宋代时,青花非但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反而趋于衰败,这与宋朝的
审美文化有极大关系。宋朝瓷器讲究莹润细腻,釉彩堆叠,釉色多为纯色,典
雅含蓄,高贵朴实,如海棠含春,若暖玉生烟,正是体现了宋朝士大夫的做人
理念:厚重而不失婉约,纯朴中自有高贵。这也合了宋朝当时的国情:继承了
唐朝繁荣,开拓了宋代的安恬。难怪过于素气的青花瓷得不到宋人的青睐了。
青花开始走向昌盛,恰恰是在元朝,那个外邦入侵,胡人主政的朝代。那
些马上夺天下的胡人不谙风雅,瞧不上莹润如玉的宋瓷,却独独对简洁素雅的
青花另眼相看。恐是天意吧。遭遇连年战祸,宋朝几大名窑都会于战火,唯有
地处皖赣边区的景德镇,较为安定,于是聚集了很多逃难至此的瓷器工匠。再
加上景德镇原料丰富,开采便利,真是想不发展都难!自此,诞生了一个景德
镇,屹立数百年不倒。于是,青花也便一枝独秀,成为苍白的元瓷器唯一一抹
亮色,也正式开始了它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青花最鼎盛的时期在明清。经历了元朝的发展,青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仅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认同,也因其泼墨写意式的灵动暗合了士大夫超然物外
的心意,得到了他们的赏识。至于寻常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明清时期的青花
不仅在瓶式图案上有了较大拓展,制作工艺也更趋于精良。这一时期的官窑器
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
青花,真正奠定了它在中国瓷器史乃至中国文化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景德镇
作为青花的圣地,也成为中国瓷器的圣地,名副其实的“瓷都“。
可惜,长盛终有衰。康乾盛世后,内忧外患相继袭来,青花瓷也在风雨飘摇
中逐渐没落……
今天的青花瓷,加进了现代技术,缺少了一些古朴飘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