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 NUMPAGES6
思辨性作文思维突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懂得议论文写作中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和高考方向,掌握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思辨性思维进行审题立意,在举例中进行辩证分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讲评、点拨的方法,掌握提取两个关键要素,思考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在举例中进行辩证分析。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的光线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段文字它的辩证思维的妙处。
辩证思维是高考大趋势
2007年之前的SAT作文题
1.当今的年轻人受到的教育大部分不是来自学校。他们的教育来自家长,同伴,老师,甚至是街上的陌生人。他们受的教育,来自他们看的电影,听的歌,看的表演,读的课外书,参加的工作,参加的运动等等。学校的教育,虽然也很重要,但不过是他们受到的教育的一小部分而已。
你认为你受到的教育基本是来自学校以外的吗?为什么?自拟 题目写一篇文章。
2.很多人为了钱而从事他们不喜欢的工作。有的人认为,理想的工作应该是能带来创造力,能带来自我满足,能感到愉快。
你认为一个人应该为感到愉快而工作呢,还是应该为了一个能提供高工资但令人痛恨的职位而工作?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3.把握高考方向
2003年全国卷Ⅰ:“感情的亲疏对事物的认知”
2004年全国卷Ⅰ:“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2005年全国卷Ⅰ: “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2006年全国卷Ⅰ:“认清自己与认清世界”
……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经验与勇气”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规则与变通”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情与法”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奖与惩”
思辨性作文的定义
何为思辨性作文: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内容,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材料构成的各个 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
四、几种常见的思辨性关系
思辨性作文中两要素之间的几种常见关系:
1.对立统一关系:
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我们写过的作文中有哪种是这种类型的?
“自律与他律”,“批判者与建设者”,“走与停”,“天下没有偶然,偶然不过是化了妆的、戴面具的必然——钱钟书”。
2.并列共存关系:
指材料中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你能想到哪种作文是这种类型的?
2004年全国卷Ⅰ:“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经验与勇气”;“谦虚与表现” :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 “成人与成才”,“学与问”,“言与行” 。
3.并非绝对关系:
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如“失败乃成功之母”“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名师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
思辨性作文训练
1.话题作文“人生该不该示弱”
例文:人生与示弱
示弱者不等于是弱者!
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耻辱,韩信没有逞一时之勇,而是平静地忍受了胯下之辱。因为,在他的心中,还有更为远大的理想需要去奋斗。强者,并不必事事时时处处显其强。
有时,示弱表现了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与勇气。(找出弱与强之间的转换关系,看似对立,实则统一。)
2.[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小牧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六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遇到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要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角度一:要助人为乐,不要悄悄走开(两者结合)
角度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立统一)
角度三:对人对己道德标准不统一(透过现象看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_伴性遗传教学课件设计(精选5).ppt
- 高中美术_《走进“印象”世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走进“印象”世界》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B3M6 The Three Gorges Dam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B3M6 The Three Gorges Dam 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垓下之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 高中语文_垓下之战教学课件设计(精选4).ppt
-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6).doc
- 高中语文_登高教学课件设计(精选6).ppt
- 高中体育与健康_瑜伽体位 、素质练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思辨性作文思维突破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化学_铝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化学_铝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历史_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 高中历史_辛亥革命教学课件设计(精选5).ppt
- 高中历史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高中历史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课件设计(精选3).ppt
- 高中地理_大牧场放牧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大牧场放牧业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旅游资源的欣赏和开发评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