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教学案例.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教学案例.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二单元教学案例 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古诗两首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 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的大意,正确、流利 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许多同学都喜欢背诵古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江畔独步寻 花”、“菊花”。 (板书: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2.解题。 江畔:江边 第 1 页 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二)看图、读诗 1.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图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 两句话说清楚图意吗? 2.读诗。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一边读诗,一边看图理解诗的意思。 ②重点理解“花满蹊、留连、恰恰”。 ③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一下。 2.学生自学、交流。 (四)理解诗意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 给以适当鼓励、评价)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留恋不舍, 时时戏耍飞舞,可爱的黄莺在花间不断地欢唱。 3.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看到这样的景色, 你有怎样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 (五)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第 2 页 1.带着对春景的喜爱之情来朗诵这首诗。 2.背诵这首诗。 (六)扩展 1.自学、讨论杜甫的另一诗《绝句》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交流(如果喜欢,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 (七)总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齐背《江畔独步寻花》 。 2.分层次让单个学生背诵。 (二)谈话导入第二首诗《菊花》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 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这首诗。 第 3 页 (板书:菊花元稹)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①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 ②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③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 (四)理解古诗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明确: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屋舍好像是陶渊明的家,我 沿着篱笆,欣赏菊花不觉太阳已渐渐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 花中我最喜欢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了。 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 受? 明确:前两句着重描写了诗人欣赏菊花的情景,后两行 是作者的感触,菊花开过后就再也没有花了,作者对菊花作 了热情的赞赏。 (五)有感情地朗诵《菊发》并背诵 带着对菊花赞赏的感情朗诵。 (六)把两首诗结合起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七)总结 第 4 页 (八)课堂练习 1.理解词语。 江畔: 蹊: 留连: 恰恰: 秋丛: 2.理解诗句的意思: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3.默写两首古诗。 (九)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古诗,最后达到 熟练背诵的目的。在背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和诗句,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自己去理解整首诗歌的 意思。最后,老师再结合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上 的一些特点。针对这种教学思路,同时设计了配合教案的多 媒体演示课件,用来辅助老师教学。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 1.认识 18 个字,学会其中的 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下列词语: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 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 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第 5 页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 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整体把握课 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 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觉。 (板书:爬 天都峰) (二)初步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 的意思。 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