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对象、手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思考
我们党提出的这种新的认识(论断)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类的寻星情结
1
PART
寻星者
他,就是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望远镜
选定拥有喀斯特洼地的贵州南部的大窝凼作为台址。
1.天眼是谁建造的的?
2.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
3.改造的是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
4.是一种纯主观思维活动还是物质活动?
合作探究(一)
1、实践的含义
一、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主体:人
(人类特有的活动,不是动物)
对象: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不是主观世界)
性质: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的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三种形式)
探究二:视频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
2.“中国天眼”用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和蜜蜂筑蜂巢有何不同?
3. “中国天眼”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20余所大学和研究所共同设计完成的。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
我国的寻星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未知领域要我们去探索。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
1.科学家研究建造“中国天眼” 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客观物质性
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主体、对象、手段)
(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 客观规律的制约)
(实践是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
(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
(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
合作探究(二)
客观物质性
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过程及结果受规律制约
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
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2、实践的特点
错误,该观点混淆了单个人的孤立活动(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和单个人的活动。
分析: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既可以表现为集体行动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单个人的活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单个人的活动仍然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离不开共同的协作,也具有社会性。
我们可以说“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不能说“单个人的活动不存在”。
判断: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2
PART
镜头下的星星
从极地上方观看,土星尤如一颗玉珠安卧盘中。巨大的身躯在土星环上留下了一个明显的阴影,让二维的照片依然透出极强的立体感(拍摄于2013年10月10日)
土星我们从初见到相知
我们与土星的初相遇
1610年,
有个幸运的男人叫伽利略...
那个年代,他第一个发明了望远镜..... 在他一次次的观测下,
土星,成了他心中最特别的一颗...
纳尼,这是一颗有耳朵的行星....
1655,惠更斯...
伽利略之后的几十年,一个叫惠更斯的荷兰物理学家,
终于,他制成了一台更好的望远镜....
那不是什么耳朵,而是一个环....
环绕土星的一个圆环.....
1675,卡西尼...
他发现的这条土星光环上的缝,被人命名为卡西尼缝...
在1859年,麦克斯韦提出环是由为数众多的小颗粒组成的。
但在当时并没人支持他.....
是真的吗
还真是对的
来自卡西尼太空船的资料显示土星环99%由水和冰组成。
让我们来一步步看仔细
大点,再大一点!
在地面的望远镜里....
土星越来越清晰,
直到我们将它看得很清楚
那远方的一颗星令我们为之动容
1.土星的真实样貌,你是如何知道的?
2.“大点、再大一点”的背后是什么推动着我们对土星的认识步步深入?
3.卡西尼号的探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观点,说明了什么?
4.为什么在土卫上发现水、有机大分子等会让我们如此激动,认识土卫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合作探究(三)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时间5分钟
1.土星的真实样貌,你是如何知道的?
获得认识的途径: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知识的学习和传递等获得间接经验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区分认识的来源、途径
惠更斯
卡西尼
2.“大点、再大一点”的背后是什么推动着我们对土星的认识步步加深?
伽利略
麦克斯韦
卡西尼号
新问题
新要求
认识工具
人的认识能力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_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人教版物理选修3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物理_人教版物理选修3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高中美术_发现美的形象之延时摄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发现美的形象之延时摄影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战争与和平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数学_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高中数学_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数学_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中国宋元山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中国宋元山水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