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直线与平面垂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以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主要数学能力及数学思想方法。
空间想象能力:认识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遵循从较简单的位置关系认识较复杂的位置关系的原则,从空间的线线垂直过渡到线面垂直,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转化的思想方法:在三维与二维空间的转化以及线面关系与线线的转化过程中,体现出转化的思想方法。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判定定理和其推论的证明以及应用,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发现过程和线面垂直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注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思路的理解。
直线与直线垂直的证明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和学习活动中来,并且始终处于积极地动手操作、问题探究和辨析思考的学习气氛之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新课认知:
1.直线与直线垂直
思考:
(1)正方体中棱AB与BC是什么关系?棱AB与呢?
(2)正方体中与棱垂直的棱有哪些?
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定义: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出旗杆与地面、电视塔与地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思考: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定义:
图示: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思想:
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图示: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思想:
4.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图,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观察并思考:
①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②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定理:
图示: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思想:
例.如图,已知l∥m,l⊥α,求证:m⊥α。
推论 : 如果在两条平行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例题讲解:
例1.如图,点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O是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且PA=PC,PB=PD. 求证:PO⊥平面ABCD
跟踪练习:
1: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AC,DB=DC,求证BC ⊥AD
反思:
2:如图,圆O所在一平面为α,AB是圆O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一点,且PA ⊥α,求证:PC ⊥BC
反思:
课堂小结:
判断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方法
(1)定义法:
(2)直接法: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
(1)定义法:
(2)直接法: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间接法: 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需的知识。同时,已经有了“通过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抽象概括出数学结论”的体会,参与意识、自主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对空间概念建立有一定基础。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和领悟转化的数学思想,包括“空间问题转化平面问题”、“无限问题转化为有限问题”、“直线与直线垂直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相互转化”等。
效果分析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与判定体现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降维、直观分析与理性分析等数学特有的思考问题方式。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从实际背景中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立体形象,主要是通过立竿见影揭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这个例子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直观地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形成过程。
2、从逻辑训练中提炼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定义,主要是在课堂上留足了充分的辨析时间和机会,较好地把握了定理的形成过程,训练了学生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形象后给出定义的能力水平。
3、从探索体验中寻求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线索,主要是通过折纸实验来解释相交和平面内两线索的重要性或关键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判定定理条件线索的寻求和判定上,提高了学生对定理条件线索的认知度、判断力和敏感性。
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_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人教版物理选修3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高中物理_人教版物理选修3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3).doc
- 高中美术_发现美的形象之延时摄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发现美的形象之延时摄影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战争与和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战争与和平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英语_The World's Top ten Language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数学_直线与平面垂直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高中生物_免疫调节教学课件设计(精选2).ppt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中国宋元山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美术_中国宋元山水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说书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最近下载
- 推拿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探讨平台经济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docx VIP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ppt VIP
- 南瑞集团-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山水相逢》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八年级美术上册 (1).pptx VIP
- 标准图集-华北-08BJ6-1地下工程防水1.pdf VIP
-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课时)-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物业项目经理面试的53个经典问题(附参考答案).doc VIP
- 《观赏植物介绍》课件.ppt VIP
- 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rcc工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