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曲唱腔以“细腻婉转”为特征,其主要方法就是在骨干音基础上添加各种润腔,所谓“乐之
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但早期的昆曲工尺谱对于润腔,并不记于谱中,特别是《九宫大成》、《纳
书楹曲谱》等,尚不记小眼,更何况润腔,这于习学者难免使人茫然莫解。因此,在昆曲工尺谱中加
入各种润腔记号似乎成了十分自然的要求。
现据《粟庐曲谱》之“习曲要解”,整理出昆曲工尺谱中主要的润腔如下:
1. 带腔:有两种情况。其一,在一音的连续进行中,在换气之处小作停顿,再迅速仍用原
音续唱下去。如“上尺工 ·尺上”,“工”字左侧的“└”为停顿换气符号,“工”字后的
┘
尺
“·”即为带腔。其二,在停顿之后,接唱另一音,书写上将谱字缩小一格,如“四上尺”,
“四”字下的小“尺”字即为带腔。
2. 掇腔:工尺谱中相同谱字的重复,可用“·”代替重复之字,此即为掇音。如“上·尺·”,
表示“上上尺尺”。
3. 叠腔:与掇腔相似,重复一音以上时,称为叠腔,有三叠腔、四叠腔。如“尺工尺···上”,
“尺···”即为四叠腔。
4. 豁腔:用于去声字,在前音结束前急促上挑,加一个高于前音大二度或小三度的音,再
落下接下一字腔。上挑之音即为豁腔,标记为“√”。如“尺√上”即表示“尺工上”,“工
√尺”表示“工六尺”。“逢去必豁”
5. 霍腔:与“豁腔”相反,用于上声字,又称“落音”,表示在前音之后,加一低于前音
上
大二度或小三度的音,一带而过,用缩小的工尺谱字记写,或记作“,”如“尺 工”之“上”
字即为霍腔,也可记作“尺,工”。 “逢上必落”
6. 垫腔:凡腔音向上之工尺,如“上”与“工”之间,尚有一尺字,如按谱循声为之,势
必以其中缺一尺字音,致捍格不顺,故于“上工”两字之间,旁注一尺字,以求其顺适,即
尺
为“上 工”。如果两字相隔不止一字,如“上”与“六”之间,可垫“尺工”两音,即“上
尺工六”。这种行腔,最适于缠绵悱恻之曲词,益增其圆润。
7. 擞腔:古所谓“迟其音以媚之也”,今作颤音解,多用于腰板或腰眼间,在谱字右下角
标以“~~~ ”,如“上~~~ ”,意即“上尺上上”。
8. 滑腔:又名揉腔。凡一腔之音向下者,唱来求其跌宕生动,两两拍之中一个字叠唱,如
将“六五六工”唱为“六五·六工”,将“上尺上四”唱为“上尺·上四”,而时值仍为两
拍。其中的“·”即为滑腔,与带腔、叠腔的记号相同。
除上述润腔方法之外,昆曲中亦有许多润腔方法在记谱法中没有相应的符号予以标记,如啜
腔、嚯腔、拿腔、卖腔、橄榄腔、顿挫腔等,而这些只能依靠曲家的亲自传授,方可得其要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