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乐谱中的相关术语[1]
西安鼓乐俗字谱中,除了十六个谱字之外,还有一些符号和术语用以说明乐曲的板式、节奏节拍、
反复、结束、结构、演奏技巧等。
1.板眼记号
鼓乐将通常所谓的“板”称为“拍”,将“眼”称为“板”,合称“板拍”。“拍”为强拍,用
“O”表示,“板”为弱拍,用“〤”或“· ”或“、”表示。板号“〤”或“、”划在谱字右侧,
通常只有慢板乐曲才常划板号,有的乐曲(如行板和快三板)只划拍号不划板号。
2.有关节奏、节拍的术语
鼓乐的节拍形式俗称“拍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平拍:慢板四四拍,速度较慢,多见于各种耍曲、套词、北词、南词、经套、大乐及别子、
赚等体裁中的慢板曲调(清吹乐段)。因为速度较慢,故而在读谱中必须以“哼哈”技巧予
以即兴润色。乐谱上均以“O”为拍号,“〤”或“、”为板号,并按“三点水”的方法划拍
点板。
2) 匀拍:四四拍,乐谱上只划拍不点板,速度较平拍稍快,一般不加“哼哈”。常见于拍曲曲
目,以及各类套曲中后部分与行拍相接,有时被作为“大行拍” (第一尾声)。
3) 行拍:四二拍,速度较快,亦只划拍不点板。行拍乐曲只能作为各类套曲或行乐“乱八仙”
的尾声。行拍与匀拍同时作为尾声时,称“小行拍” (第二尾声)。
4) 散板:更加自由,即兴加花,节奏多变。散板乐句或乐段被称作“起” (或“起目”、“花起”、
“起煞”、“扯儿”、“游声”、“引子”),大型“起”多用于坐乐或大乐之首为序,小型的“起”多用于
曲中作为过渡或曲末作为尾声。
5) 流水板:鼓乐中亦无此名称,但却存在着类似的节拍形式,如坐乐尾部的《扑灯蛾》,就
具有流水板的节奏特点:无附点、无延长、无切分、无强弱的分别,象连珠炮式的一气呵成。
6) 三点水:鼓乐慢板乐曲的击拍法。在相当于四四拍子的小节中,第一、三、四拍处击拍,
第二拍空。第一拍标记“O”,第二拍不标记,第三、第四拍各标记“· ”,形成第一小节
后两拍到次小节第一拍连续击弱、弱、强三拍。如: · ·|O · ·| O · ·|等等。【图
片:青天歌】
7) 水道:在没有点板的鼓乐谱面上每一拍(小节)的谱字之间,常留有一定的空隙,用以划
分板值与节奏时值,这种空隙被称为水道,僧派乐社用语。
8) 过拍:又叫掐拍,在两个谱字中间记一强拍号(O),它是此拍号前一谱字的延长,多为
跨小节的切分音。南集贤西村香会用词。[类似腰板]
9) 拦头板:又叫实板、碰拍,指从四四拍子的第一拍强起的拍子。
10) 汆cuan 字卖板:从四四拍子头眼(弱拍)起曲。
3.有关反复与终止的术语
1) 重(或作虫):反复用语,相当于“:|| ”,与“此”相合为“||: :|| ”。
2) 重前:越过前面的“此”、“重”,再反复一次,相当于“S”。
3) 重头:从起曲处反复。
4) 重尾:尾句或末段的反复,即从“此”反复直至乐曲终止。
5) 重中、元、亨、利、贞:从写有“中、元、亨、利、贞”处反复。
6) 尾、完、毕、终:终止记号,写在乐曲结尾。
7) 沙下:接鼓扎子。
8) 丁、丁住、丁煞:“丁”即“停”的简写,即停住。“丁”常用于乐曲句尾或段尾,
表示临时终止,一般不作无限延长,亦不套奏鼓段。
[图片1:南集贤东村乐谱]
4、延长与换气记号
1) “扯儿”:即“游声”,指散板“起目”中的“哼哈”技巧而言,僧、道派用语。凡有“扯
儿”的“起目”,谱面上的谱字非常简单,常以“へ”、“へ”、“ へ”、“へ”等表示,
演奏时,可即兴增加彩腔或自由延长。
2) “下”、“゛”均表示延长或换气,“为”和“下”写在一起,表示“哼哈”的延长。
[1] 参考李石根撰写的《西安鼓乐词语释义》(1989 年)稿本整理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