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虚词与诗词
学会朗读,达到背诵。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 2、 诵读教学法 3、 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程:
开门见山 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陋室铭》,板书:陋室铭
提问:什么是陋室 什么是铭?
介绍作者 投影作者有关材料
补充材料 (PPT展示《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秋词》)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 要求:(一)、将注释上的拼音标在课文中(二)、在书上划出节奏。
(PPT展示划分节奏的课文)
学生个人读。
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提问:课文的语句有什么特点?(PPT展示骈句 散句知识点)
三、再读课文 翻译课文
安排任务:男生和女生分工合作,翻译课文。
检查翻译:男生齐读,翻译。女生齐读,翻译。教师翻译最后一句话。
(3、齐读译文: (PPT展示译文)
(4、练习巩固: (PPT出示:练习题)
四、分析课文 品析语句
(1、你们觉得刘禹锡的陋室简陋吗?为什么?(教师画一屋子,引起学生好奇心。)
(2、还有谁说了?怎么说的?(ppt展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你怎么看出来陋室主人品德高尚?
(4、从中你感觉到陋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作者为什么还要提起南阳诸葛亮和西蜀杨子云的房子呢?
(PPT出示 托物言志 练习题)
(PPT出示 故事内容)
五、大声地、有感情地把这篇课文背诵一遍。(师生齐读)
六、同学们,刘禹锡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是我们能清晰地听到,从那间陋室里,传来一个不羁的声音,那就是生活可贫困,精神不可倒。
板书: 陋室铭
环境清幽
陋室不陋 交往之雅 安贫乐道
生活高雅
托物 言志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掌握古为今用的学习方法,深入了解作者思想,结合时代具有积极参与现实的意义。
效果分析:先要求学生边听教师背诵课文,边想像陋室中的画面,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启发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最后在理解文章寓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师范读,一方面让学生弥补自己朗读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教材分析:《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陋室铭》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过去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我的收获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课后反思:语文课是美的教学,老师本身的语言也应是美的。在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不讲或少讲“水话”,使自己的授课语言更规范、更优美。也许这一点带来了相应的弊端:似乎更拉远了原来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音乐_欢乐颂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化学计算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化学计算专题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初中化学_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地理_中国地形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陋室铭教学课件设计(精选3).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国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国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体育_推抛实心球技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4.1等式与方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4.1等式与方程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初中数学_平行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阿基米德原理 巩固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