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概论 (22)服装艺术造型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琵琶的历史 琵琶是我国一件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我国本民族文 化与外来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总的来说,今天我们见到的琵琶是由我国历史上固有的直项阮咸琵琶 与外来曲项琵琶相结合而演变发展而成的。 1. 秦汉时期有两种形制: 1) 一种叫“秦汉子”,南朝陈释智匠《古今乐录》中的记载:“琵琶出于弦鼗”,形制为直 柄、圆形共鸣箱、两面蒙皮。 2) 另一种叫做“阮咸”,晋代傅玄《琵琶赋序》有记载,形制为直柄、圆形音箱、四弦、十 二个柱,因阮咸善弹此乐器,故名“阮”。 2. 东晋时,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甘肃一带传至我国北方,南北朝时传至南方, 形制为四弦四柱,只有相位,没有品位,横抱,用拨子弹奏。 3.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重要时期。长期并存的曲项琵琶与直项阮咸琵琶开始相互融 合,从而在唐代出现了我国琵琶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1) 乐器的融合:改四项为多柱,保留曲项、梨形音箱的形制,舍弃用拨弹奏,改 用手弹,改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的竖弹。 2) 琵琶演奏名手大量涌现:在民间音乐中,随着琵琶形制的演变发展,琵琶逐渐从合奏乐中分离 出来,向独奏艺术领域拓展,从而出现了众多的琵琶演奏名手,如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曹妙达、贺 怀智[其乐器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用铁拨弹之]、康昆仑、段善本[唐段安节《乐府杂录》 中记载了他们长安斗乐的场景]、裴兴奴[长于左手拢捻]、曹刚[右手擅运拨]、李管儿等等。 3) 唐诗中的体现:唐代的琵琶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也因此而达到相当成熟和丰富的程度,这一点, 可从大量的唐代诗人描述琵琶演奏技艺的诗篇中得到证实。据庄永平编著的《琵琶手册》的统计, 唐代诗作中出现与琵琶相关的较有名的作品有近百首。这其中有描写琵琶乐器本身的《玉琵琶》、 《琵琶弦》等;有涉及演奏者的《曹刚》、《泰娘歌》等;有描写演奏和欣赏的《琵琶行》、《五 弦弹》等等,可谓林林总总、洋洋大观。而描绘琵琶乐器本身及其表演的是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创作以琵琶为主要素材的咏乐诗,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商隐等 都是这类诗歌创作中的佼佼者。总的来说,无论数量上或者质量上,唐诗都是文学表现琵琶艺术 的一个历史最高峰。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轻拢慢捻抹复 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 落玉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4) 唐代的琵琶曲:由于与隋唐宫廷音乐的密切关系,唐代的琵琶曲也多脱胎于唐大曲,如《绿腰》 (《六幺》)、《霓裳羽衣》、《凉州》、《薄媚》、《甘州》、《胡渭州》等,除此之外,唐 代有代表性的琵琶曲还有《郁轮袍》、《入塞》、《出塞》等。 4. 宋元时期的琵琶音乐继唐代发展的高峰期之后,琵琶一度呈衰落之势,许多琵 琶曲“不复有能传者”。但宋元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琵琶曲目,如《平沙落雁》,此外,元代还出 现了一首著名的琵琶大曲— 《海青拿天鹅》。 杨允孚《滦京杂咏》:“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 李开先《词谑》描绘了河南琵琶高手张雄演奏《拿鹅》的情景:虽五楹大厅中,满厅皆鹅声也。 5. 明清时期对琵琶音乐的发展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继唐 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琵琶音乐发展的高峰期。与唐代琵琶音乐发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形成了众多的琵 琶流派,而且每一个流派都有自己相对严格的师承关系和据以演奏的乐谱传世,这比之于唐代表明琵 琶音乐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和自觉 (二)传统琵琶流派 清代琵琶艺术具有流派意义上的区分,最早只有南、北二派,南派以浙江陈牧夫为代表,北派以 直隶王君锡为代表,他们所传的曲谱皆收于由华秋苹、华子同编辑、刊行于1819 年的《琵琶谱》之 中。 清代琵琶艺术的发展,就地方性的流派而言,南、北方的发展并不是十分均衡。比较来看,南方 的发展要更兴盛一些,到清末民初时期已形成了几个很有影响的大的流派,而北方尽管有直隶王君锡 的琵琶曲存世,但其后的发展却不如南方,仅有《玉鹤轩琵琶谱》(王露辑)作为其遗音留存于世。 而南方的琵琶音乐由于兼收并蓄南北音乐而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清乾隆、嘉庆时期到民国时期,先 后形成了四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