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观比较分析.docxVIP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观比较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观比较分析 摘要:对于和谐的认知,从西方社会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对其解释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内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观;分析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086-02 一、西方文化和谐思想的发展 在西方文化发展进程中,最早提及和谐思想的是古西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数和谐论”。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他们认为:“和谐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因大多数成员为数学家,因此毕达哥斯拉的“和谐”思想更可以用平静、静态来形容。西方的和谐思想被引入社会及人文的领域,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他的学生柏拉图更是提出了“正义即和谐”的思想,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要实现这种正义,要求各等级之间必须要各守其位、各司其职、互不僭越,但是柏拉图所提出的和谐社会,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排斥个人选择自身等级的自由,认为人一生下来,个人等级的划分便是一定的。 文艺复兴以后,在16—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盛行,其主要是将古西腊与基督教的传统相结合,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被提了出来,其早期代表作有《乌托邦》、《太阳城》、《基督城》。到了19世纪,以傅立叶、欧文、圣西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空想社会主义者也都将和谐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追求。傅立叶在其代表作《新世界》一书中,对未来的和谐社会做了极为详尽的设计和描述,其内容涵盖了家庭、教育、婚姻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傅立叶为人们设计了一个完美的“和諧制度”,也可称为“完美天国”。 20世纪,罗尔斯作为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的代表性人物,在其代表作《正义论》中则将人们讨论的自由与平等、市场经济和财富再分配的福利国家政策、公平和效率等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实现社会和谐的公平正义理论。奥古斯都·孔德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认为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秩序应该作为首要出发点,而不是破坏现有的社会秩序。同时,他认为以“和谐”、“秩序”和“进步”为特征的社会,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和谐”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中表现在“和”上。“和”原本是指一种乐器,同“龢”,在《尚书·尧典》中写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和”在此就是指音乐的协调,而“谐”字,在《说文解字》中原作“鬾”,意指音乐和谐,后引申为和合、调和之义。 和谐社会作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在不断进行探索。无论是孔子的“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还是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或是道家的“小国寡民”的和谐思想,墨家的“爱无差等”的和谐思想,等等,都对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进行了相应的描述,内容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但在中国古代对和谐社会的描述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这为我们描述和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模式,同时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原始的色调。 但无论古代思想家通过怎样的描述,所有的论述都是存在前提和条件的,同时也始终未脱离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范畴,而最终成为我国封建统治者奴役百姓的学说,或者成为了封建统治者愚民而牧之的手段。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思想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直观的社会和谐思想,开始于奴隶社会,而终结于封建社会解体,即鸦片战争爆发。近代,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思想家深受西方经济、政治、制度、文化的影响,赋予了“和谐社会”更加深邃的内容。魏源首先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民主思想引入到传统的“公天下”理想之中,可以说中国近代社会的和谐思想由此开启。 三、我国现代和谐观的提出 我国社会的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0—1949年,这是我国社会的慢速发展期;第二阶段为1949—1978年,这是我国社会的中速发展期。前两个阶段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传统的转型阶段。第三阶段为1978年至今,这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转型阶段。而现代科学的和谐思想,最早始于1949年,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们既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同时,和谐思想的内容及其指导思想也是科学的,而且和谐思想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综合国内国际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要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