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治疗方案的调整(PPT标准,美国眼科学会) 抗菌药治疗方案 有效的临床特征 疼痛减轻 基质浸润密度降低 基质水肿减轻 内皮炎症反应减轻 前房反应减轻 上皮修复 如果病情缓解,不需根据培养和药敏的结果调整用药 如果用药后48h内没有改善和稳定(假单胞菌属除外),应调整原治疗方案 当临床反应仍然不佳或细菌培养阴性的情况下,需要重复培养(再次培养前停用抗菌药12-24h) 真菌性角膜炎 Fungal keratitis 现已证实我国FK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约占感染病例的70-80%,次之为曲霉菌属,约占10% 串珠镰刀菌 Fusarium moniliform 烟曲霉菌 Aspergillus fumigatus 一、病因和风险因素 1、我国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 真菌性角膜炎---病 因 致病菌 镰刀菌属、曲霉菌、念珠菌属、酵母菌 地域环境 温热潮湿气候环境 致病途径 植物性角膜伤,角膜接触镜、手术后 诱因 长期大量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 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特点 植物性外伤史 起病缓慢,病程长 刺激症状相对较轻 病灶呈灰白,光泽差、外观干燥、粗糙,表面微隆起,牙膏样,易刮除,溃疡周围浅沟 可有“伪足”或“卫星灶”、免疫环,角膜内皮斑、前房积脓粘稠,未穿孔就有眼内炎 刮片可找到菌丝,真菌培养可阳性 免疫环 在感染灶周围,有一混浊环形浸润环,与感染灶之间有一模糊的透明带,称为免疫环,此环的出现被认为是真菌抗原与宿主之间的免疫反应 伪足 在感染角膜病灶周围似树枝状浸润,称为伪足 卫星灶:位于角膜主要感染灶周围,与病灶之间没有联系的小的圆形感染灶 菌丝苔被 表现为角膜感染处有灰白色轻度隆起,外观干燥,无光泽,有的为羊脂状,与下方炎症组织粘连紧密 前房积脓 有前房积脓时说明感染已达角膜深基质层,部分菌丝已穿透后弹力层进入前房。前房积脓,真菌培养的阳性率为50%。脓液较细菌性角膜炎粘稠,不易随头位移动 角膜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溃疡消退期 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溃疡边缘浸润减轻、水肿消退 缺损组织开始修复、新生血管长入 角膜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愈合期 溃疡区上皮再生、基质瘢痕修复 角膜瘢痕性混浊 血管萎缩 症状减轻 感染性角膜炎的病理过程 角膜溃疡形成 溃疡范围扩大、加深 溃疡穿孔 眼内炎 后弹力层膨出 角膜瘘 角膜粘连性白斑 角膜云翳 角膜斑翳 角膜葡萄肿 治疗及时 眼压增高 感染 继发青光眼 角膜白斑 虹膜睫状体炎 严重的角膜炎时 反应性、无菌性炎症 病原体 真菌穿透 症状 眼痛(病毒除外)、刺激症状(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角膜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瞬目时加重 虹膜睫状体炎:触压眼球时加重 临床表现 角膜神经末梢是皮肤密度的300~600倍 角膜炎---临床表现 体征 不同程度视力下降 不同性状的分泌物 睫状充血、混合性充血 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浸润 角膜溃疡 房水混浊(重者前房积浓) 角膜云翳 角膜斑翳 角膜粘连性白斑 角膜葡萄肿 角膜肉样血管翳 角膜白斑 角膜炎---临床表现 其它体征 角膜新生血管 瞳孔缩小或伴虹膜后粘连 角膜炎---诊断 依据 病史:外伤史、药物史、既往史、全身情况 刺激症状 睫状充血 角膜浸润或溃疡的特点 关键 病因诊断和早期诊断 确诊的关键:病原体检测 用药的依据:药物敏感实验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控制感染 促进愈合 减少瘢痕 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①抗感染: 给药途径:a.眼药膏、药液滴眼,急性期次数要频 b.球结膜下注射(病灶及前房水浓度高) ②消炎药物 非甾体类药物:消炎痛眼药水 类固醇激素:慎用 有使用指征时,在抗病原体药物控制下使用 ③扩瞳:合并有虹膜睫状体炎时 ④其他:大量vit C. vit Bco. ⑤手术疗法: 球结膜瓣遮盖:濒于穿孔 穿透角膜移植:穿孔加压包扎后前房不形成 角膜移植或人工瞳孔:角膜疤痕、视力0.1 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 细菌性角膜溃疡 Bacterial keratitis 常见而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炎症 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角膜炎,常发生在轻微的角膜擦伤或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或结膜囊内的细菌黏附到角膜基质,形成局部炎症 链球菌(草绿色、溶血性) 肺炎双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 葡萄球菌(金黄色、表皮)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710-2018水轮机运行规程.docx VIP
- 《工业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pdf VIP
- 剪映专业版:PC端短视频制作(全彩慕课版) 课件 第5章 添加转场与特效.ppt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选择性必修一Unit5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VIP
- 国家电网公司通用制度体系建设背景+培训课件.ppt VIP
- 防汛防洪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卷(考试版A3)及解析.docx VIP
- 阿特拉斯变频无油螺杆空压机说明书.pdf VIP
- GB_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 2 部分力学性能.docx VIP
-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