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传染病学课件总论 感染病学 2014课件.ppt

医学传染病学课件总论 感染病学 2014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进入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空气、尘埃、飞沫 水和食物 手、用具、玩具等日常生活接触 吸血节肢动物 血液、体液: 如HBV、HCV、HIV,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和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mission)。 土壤: 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如破伤风) 易感人群(Susceptible population) 易感人群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易感者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susceptibility)。 传染病的周期性的特点与人群的易感性相关 人工主动免疫可把易感者水平降至最低,以阻断该传染病发生流行。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Tuberculosis: Back on the Immunologists’ Agenda. Immunity 24, 351–357, April 2006 Discovered by Robert Koch in 1882, exclusive human pathogen. Koch 原则 一般检查: 三大常规、生化检查 病原学检查: 直接检出 分离培养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PCR) 实验室检查 免疫学检测: 特异性抗体检测 特异性抗原检测 免疫标记技术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 其他: 内镜检查、影像检查、活检 免疫学检测传染性疾病的典范 20世纪50年代末,Baruch Blumber为了研究具有遗传变异性的血液蛋白成分,开始从世界各地收集血液样本。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确定了最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的抗原性物质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中心部滴加曾多次接受输血患者的血清样本。在这个样本周围滴加正常人未接受输血者的血清。所有的血清样本均通过凝胶缓慢进行扩散,如果正常人血清当中的某一成份与患者血清样本中的抗体发生反应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30 一般及支持疗法: 隔离、护理和心理治疗、营养 病原/特效疗法: 抗生素、化学制剂、抗毒素 对症疗法 减轻痛苦、保护重要器官 水和电解质平衡 其他: 康复疗法、中医中药、针灸疗法 治疗方法 1929 Fleming报道在霉菌中发现了青霉素 1935 Domagk合成抗代谢药偶氮磺胺 1937 Ruska 使用电镜获得第一张病毒照片 1941 Waksman提出“抗生素”(“antibiotics”)一词 1943 Waksman 在土壤真菌中发现了链霉素 20 划时代的发现:抗菌药物 传染病的预防 病人——及时上报 甲类(强制管理) 乙类(严格管理) 丙类(监测管理) 接触者 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 病原携带者 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 一、管理传染源 主要针对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寄生虫病 消毒(物理/化学) 预防性消毒 疫源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二、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主动免疫 ——疫苗、菌苗、类毒素 特异性被动免疫 ——抗毒素、特异性抗体 * 儿童计划免疫是关键 三、保护易感人群 谢 谢 * *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波状热:布鲁菌病 消耗热:败血症 马鞍热:登革热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Fuda

文档评论(0)

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